-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160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本报讯(记者 陈璐 通讯员 项小波)2月3日,由省文管会、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的专家评审团来到铜绿山四方塘遗址现场进行考察,并对遗址出土的百余件削刀、铜鼎、带盖孟、豆、铜矿石等进行了现场交流与鉴定。
自2012年起,省考古研究院队员长期入驻铜绿山遗址进行第二次抢救性发掘,并于今年在铜绿山四方塘冶炼遗址有了重大发现,相继发掘墓葬47座、炉渣堆积近600平方米、焙烧炉5座,出土随葬品百余件。大面积的冶炼遗迹在全国罕见,其价值意义重大,这为考古界研究采矿、冶炼、墓葬布局提供了实例,并获得省多名考古专家的一致肯定。
据了解,该遗址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70米,面积7000平方米,已发掘800平方米。适宜勘探面积22500平方米,新发现的遗迹面积15000平方米。
座谈会上,各专家认真听取并点评了该遗址的成果汇报,充分肯定了其发掘成果。通过专家现场鉴定,初步推断该遗址墓葬群为春秋墓群,墓地出土的随葬品以灰褐陶为主,器物组合以鬲、孟、豆为主,墓葬流行边龛,具备了当阳赵家湖楚墓葬的基本特征。墓葬分为有一椁一棺墓、无椁单棺、无椁无棺墓,充分反映了墓葬国属及墓主人地位和身份,是楚越文化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体。同时也初步弄清了7号矿体脚下遗址的分布范围、地层堆积、文化内涵,为今后遗址发掘、保护积累了基础资料。
省文物局副局长王风竹指出,四方塘遗址是长江中下游矿冶考古的大课题,大家要抢抓机会,提升水平,认清课题导向,梳理材料、分析研究,扩大战果,进一步深入研讨四方塘冶炼遗址与东边岩阴山脚遗址、大冶草王嘴城(楚王城)、五里界古城、鄂王城的关系,系统提升黄石地区冶炼文化完整体系。并通过发掘成果,优化铜绿山新馆展示设计,充实展示内容,为推进铜绿山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新实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