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7
上尉
  
- 积分
- 7250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本帖最后由 真功夫时代 于 2015-2-5 21:43 编辑
昨日,大冶市长李修武在大冶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开幕式上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大冶市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关闭“五小”企业的背景下,实现难中有为、稳中向好。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市政府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在新起点上开拓新局面,在新常态下再创新辉煌。
2014年回顾
难中有为 稳中向好
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改革活市,建设美丽大冶”发展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常态下实现难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含黄金山,下同)501.3亿元,同比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0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538亿元,增长21%;财政总收入67.34亿元,增长12.0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48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亿元,增长15.4%;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9.8%、11.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34.2亿元,增长12.2%;贷款余额225亿元,增长22.8%。我市被评为“2014年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连续十一年荣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在全国“百强”中再进一位,排名第93位。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1亿元,增长14.3%;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家。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获批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全市新签约项目96个,投资总额279.3亿元,全市新开工项目104个,建成投产项目105个,完成技改项目32个。
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扎实开展“绿满铜都”行动,深入开展“六边三化”,关闭“五小”企业314家,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开工建设,扎实开展“三万”活动,城镇化率达到59.2%。
改革攻坚力度进一步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农村综合改革进展顺利,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推动企业挂牌上市。
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城乡居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城区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大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三级体系建设,人口计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深入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建立信访和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六五”普法和法治大冶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厉查处了一批破坏生态建设失职渎职、强揽工程影响经济发展环境、镇村干部违反财经纪律等突出问题,强化政府工作精细化管理,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
2015年展望
开拓新局面 再创新辉煌
着力转方式调结构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创新驱动,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提升质量,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5家以上;整合资金资源要素,设立2亿元优势企业扶持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四有”规上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2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扶持发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非金属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认真研究非金属产业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设立5亿元高新产业创新基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发展。
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湖北华中矿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支持亿赞普公司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中原农业农产品电商平台加快建设,加快大冶总部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车配龙汽车文化城、联润商贸城、美吉特商贸中心、东港步行街等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启动环保安湖生态旅游开发,启动铜绿山大遗址公园建设,启动劲牌生态园建设,加快上冯古村落建设,组织开展好中国乡村果蔬园艺博览会、茗山玫瑰花节、保安桃花节等旅游节会活动,加快尹家湖东岸片区开发建设,启动熊家洲片区、三里七湖片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充分发挥鑫东、瑞晟、富农等农业企业(合作社)的示范作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
着力强载体扩投资
加快园区提档升级。 积极做好市镇两级开发区扩区调区申报工作,支持开发区分步实施城西北工业园35平方公里扩园计划,加快与金山店、还地桥的基础设施对接,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加快推进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五金装备制造产业园、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申报国家级环保科技产业示范园区。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 坚持“全领域、产业链”招商,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成长性好、发展前景广阔的项目,统筹抓好生态产业、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社会养老和现代服务业招商,挑选一批中小企业作为招商载体,积极寻求与国内外同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发展。
突出抓好项目建设。 强化用地保障,加强协调服务,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围绕中央和省市重点扶持方向,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生态节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
着力推进改革攻坚
深化经济领域改革。 推动企业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进一步优化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资本结构,加快政府投融资改革,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长效机制。
加快社会领域改革。 理顺大城管体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文化领域改革力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积极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机制。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全面完成林改确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发证任务,启动森林资源保险试点,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着力推进“四城同创”
统筹推进“四城同创”工作。 推行数字化管理,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力争2017年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确保今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扎实开展“绿满铜都”行动,确保2018年顺利通过省级森林城市考评验收。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启动老城区控规、城东北与熊家洲等城市新区控规编制,加快跨尹家湖大桥和跨大冶湖特大桥建设,积极稳妥实施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编制墈头片区旧城改造规划,推进陈贵镇全省“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建设。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扎实开展新一轮“三万”活动,实现“村村通客车”;依法加强村镇建设管理,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服务便捷的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集镇。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续建完成锦冶大道、黄鄂一级公路大冶段、高铁大道、铜都大道南延和316国道建设工程,加快棋盘洲长江大桥连接线高速和武九高铁大冶段等重点工程建设。做好城区中心一级客运站、妇幼保健院、刘金线改造、城西北对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道路、南部山区旅游公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着力推进生态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加快推进城西北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启动陈贵、保安和还地桥等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金牛、灵乡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启动保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和节能减排。 启动金牛镇、还地桥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项目,确保保安镇10万亩土地整治项目尽快竣工验收。加快重点治污工程、烟气脱硫脱硝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重点治污减排设施运营监管。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 继续推进秀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粉尘整治任务,加快推进“六边”区域露天矿山、“五小”企业及尾砂库关闭后的生态修复,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农业产地重金属污染普查和监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