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州会馆资料图施锦华收集的铭文砖 ■羊年即将到来,几名本地文史爱好者有了新发现——在梯子口工地拾到多块“羊城祠”、“羊城馆”铭文砖。“襄阳存在过羊城祠?”“羊城祠是广州人还是抚州人的建筑?”2月4日,一场有关铭文砖的探讨会在沿江大道一处民居内举行。 最终,本市著名规划专家陈家驹、文史爱好者王夕平、施锦华等发表看法:羊城祠是江西抚州人所建,见证了赣商的经商与生活。 多块残砖牵出“羊城祠” “发现羊城祠的过程中,还闹了个笑话!”去年9月13日,市文史爱好者王夕平在樊城一桥头过完早后,在路旁土堆上捡得一块大青砖,准备带回家做砚台。 让王夕平没想到的是,洗去青砖上的泥土后,“平城祠”几个字露了出来。王夕平认为,这块铭文砖意义非凡,印证了晋商曾在襄阳这块土地经商、生活。 今年元月,王夕平又来到梯子口,在清代民居墙体4至5米处,再次发现一块“平城祠”铭文砖。他用相机拉近拍摄后,惊讶地发现,“平”字头上似乎还有两点。 当时,梯子口几处清代民居面临拆迁,为了弄清那个字是“平”还是“羊”,王夕平再三嘱托拆迁工人拆墙时要小心。 砖被取下后,王夕平仔细甄别发现,“平城祠”实为“羊城祠”。而现场取下的铭文砖,与之前拾到的那块,无论是烧制工艺还是文字,几乎一模一样。 此外,在倒下的墙体中,王夕平又发现了6块“羊城祠”铭文砖残片。 “羊城”实指抚州 羊城一般指广州,难道羊城祠是广州人兴建的? 王夕平找到文史爱好者施锦华,了解到在抚州会馆的正门侧壁和后殿外壁,分别有“羊城馆”、“羊城祠”铭文砖。 若“羊城祠”中的羊城指广州,那江西抚州人为何要展示“广州文化”?所以,王夕平认为,这里的“羊城”并非指广州。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问,王夕平向熟悉襄阳会馆文化的陈家驹请教。 襄阳著名城市规划专家陈家驹笑言,虽然提到羊城,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广州,可这里的“羊城”并非广州。 陈家驹曾在谷城茨河老街走访,在一处古民居的墙基上,看到大量刻有“羊城祠”的铭文砖。多方打听得知,该民居在当地被叫做江西馆。 “襄阳管辖的很多乡镇都有江西人兴建的会馆。”陈家驹介绍,会馆于明清时期兴起,大量江西商人来到襄阳做生意,他们为了抱团,兴建了大量会馆、书院。 通过查资料发现,江西抚州别名也叫做羊城。陈家驹、王夕平、施锦华断言,“羊城祠”在襄阳存在过,是江西抚州商人所建。 抚州会馆或非羊城祠 襄阳的会馆均设在樊城,大多数襄阳人还知道山陕会馆、抚州会馆等会馆。 抚州会馆位于前街,陈老巷口东南侧。不过,抚州会馆就是羊城祠吗? 陈家驹称,抚州会馆保存有精美建筑的戏楼座和两栋殿堂,见证了昔日赣商的辉煌。“不过,虽然抚州会馆墙体上发现了‘羊城祠’铭文砖,但不能断定抚州会馆就是羊城祠。”陈家驹说,“祠”是祭祀的地方,羊城祠或许在别处,或许是抚州会馆里的一个建筑。 施锦华说,通过抚州会馆墙体的灰路可知,抚州会馆经过多次修复。其中,“羊城馆”铭文砖中“羊”与“羊城祠”中的“羊”并不相同,也说明修复墙体的时间点不同。 陈家驹介绍,在修建丹江口水库之前,樊城常常遭受洪水袭击,各会馆遭遇洪灾不止一次,能保留十分难得。“会馆不是襄阳的独创,也不是襄阳最大的特色,却保留下来这么多令人震撼的建筑。”陈家驹希望襄阳各会馆能得到修复,重见天日。他希望通过对这些铭文砖的研究,还原更真实的会馆。 多座会馆将重建 历史上襄阳北通中州,南连两湖,西带秦蜀,东引吴越,是南北交会之地。樊城成为当时鄂西北乃至汉水中上游重要的商埠及物资集散地,商贾云集,鄂、川、豫、赣等11省的行商和行帮相继建起21座会馆。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21座会馆如今仅存5座。除山陕会馆保存最为完整外,抚州会馆、黄州会馆、江西会馆、江苏会馆大多在违章建筑的包围下,年久失修,岌岌可危。 市文物管理处刘怀鸿表示,鉴于这些会馆具有重要而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旅游价值,多座会馆的保护工作已被纳入日程安排。 “黄州会馆已于去年11月中旬开始修复。”刘怀鸿介绍,根据工期,修复一新的黄州会馆将于今年5月1日开馆。 曾是河南乡绅、商人汇聚之地的百年老馆——中州会馆,也将在沿江大道实现异地重建。刘怀鸿介绍,中州会馆的重建方案已提交至市规划局,或将于近期得到重建批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