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 2015-2-7 15: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武汉2月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李伟)“上线一天多,就卖出了4万多斤!”5日,淘宝网联手新华社发起的公益销售平台,销售数据不断刷新。
从“鱼难卖”到搭上电商“快车”,短短几天内,事件缘何出现了如此大的转机?正在丹江口采访调研的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袁志国等人,向后方记者讲述了他们的见闻和感受:
上个月月底,我们接到丹江口政府有关部门来电,请我们关注当地“卖鱼难”的问题。很快,4人组成的团队前往丹江口市进行采访调研。
大雪纷飞,高速路被封,但我们仍然冒雪前行。赶到丹江口后,我们立刻到市水产局了解情况。听了水产局副局长熊治邦的介绍,我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熊治邦告诉记者,仅春节前,当地待售的成鱼就有150多万公斤。而在全部取缔网箱前,库区内还将有过亿斤鱼亟待销售。“鱼贱伤农”,一千多户渔民愁眉不展,“鱼卖不完咋过年?”丹江口市副市长周德随忧心忡忡:“照这个价格卖下去,估计三分之一的渔民要破产啊!”
渔民的愁容、基层干部的担忧,记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晚,记者们与分社沟通,连夜商讨报道方案。大家觉得一定要帮渔民做点实事,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报道就是生产力。”记者在一线要迅速报道,呈现真相。来自一线的调查报告等通稿接连发出,详细讲述渔民所处的困境;新华社“我在现场”客户端,实时发布图、文稿件30多条,阅读量超4万人次;“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在重要位置转载文章;新华系列微信公号、官微联动互推;轻应用、电视通稿,全方位进行报道;超过12万粉丝的“新华湖北”官方微信公号发出“渔民伯伯求转发:南水北调,水进京了,鱼卖不掉”的文章;总社融合报道平台用“新华全媒头条”形式将文章向腾讯推送,腾讯客户端在其首页头条展示后,点击量超过2000万次。
很快,“爱心鱼”热线电话被打爆。看到新华社的报道之后,阿里巴巴、中粮集团也很快联系我们,身处一线的我们也变身“卖鱼郎”。
一个“爱心鱼帮帮卖”微信讨论小组成立,小组人员从分社记者,迅速扩大到丹江口市政府干部和阿里巴巴、中粮集团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想方设法帮渔民卖鱼。从保障鲜鱼品质到拓宽物流渠道、再到推动政企对接,我们架起了一座座桥梁。记者的采访素材和新华社的报道,成了淘宝网等电商网页的内容来源。
4日上午10时,淘宝网联手新华社湖北分社推出的“力挺丹江”公益销售平台正式上线,上线两小时内,部分货品被网友疯抢以致断货。
寒冬腊月,渔民们“卖不完鱼咋过年”的担忧,在库区采访的记者们感同身受。勿忘人民的教诲,“行胜于言”,前面的路还很长,我们将继续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