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62
上尉
  
- 积分
- 572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本帖最后由 观尔 于 2015-2-9 16:16 编辑
给学术性的文章提个醒
————虎尘文化随笔之二十七
【本文关键句提要】如果我的文章能够作为其审视和质疑的过程中一砖一瓦和一草一木,如果我的个见能够启发和推动所反映和描述的问题和事实,得到启发和启示,重视和解决,那么,大约算是完成了应该担当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文章使命了。
关于概念性问题,学术界一直都不敢面对和重视(包括一切与汉语性文字相干系的学术性研究领域,诸如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检览自“五四运动”白话文以来的一切与汉语性文字相干系的学术界领域,绝对大量地存在着关于概念性的问题。我之所以强调“绝对”副词,是因为我们的学术界一直无知了和弱化了,轻视了和怠慢了,应该呈现出的文本性的客观要求和规律。
自有汉语性的文字降生,被使用和利用以来,无论是蛮荒时代的先秦诸子百家,还是略现繁华盛世景象的唐宋元明清,都事实性地存在着绝对大量的关于概念性的问题。古代存在如此问题,尚可以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去看待。那时的落后的思维科学的局限性造成的历史性原因却繁殖和延续到自“五四运动”白话文以来的一切与汉语性文字相干系的学术界领域。
学术性的汉语性的语意性,汉语性的语境性,以及汉语性的逻辑性,成了被忽视和忽略,省略和省心的对象。致使学术性的文章,变成了诗歌化,变成了散文化,变成了小说化,变成了随笔化,甚至于小品文化。一些所谓的权威性机构和所谓的权威性专家,以为中国的大众和百姓者中没有文化性的人士就此提出质疑和诘呵,就以学术性的名义,就以权威性的名义,就以国家性的名义,占有了和占用了学术性利益的公共性资源和名人性利益的公共性资源。
学术性利益的公共性资源,包括诸如各类学术性的头衔,诸如各类官方性的头衔,诸如各类社会性的头衔,诸如各类职称性的头衔,诸如各类文凭性的头衔。学术性的轻佻和轻浮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泛滥成俗和成灾,大约既已成为一种江湖和一种私营。怎么办?我在《我提议:将“语境”纳入到日常语文教学和教育的科目中去》和《法治思维核心的首要是整肃概念性问题》两文中提到的关于此类的意见和观点仍然可以作为现在,乃至于将来必须和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践行的理念。
所谓文明和进步,在我看来:都是在不断地审视和质疑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性和启迪性的变革和完善的。如果我的文章能够作为其审视和质疑的过程中一砖一瓦和一草一木,如果我的个见能够启发和推动所反映和描述的问题和事实,得到启发和启示,重视和解决,那么,大约算是完成了应该担当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文章使命了,仅此而已矣。
17:51 2015-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