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君和 于 2015-2-10 09:06 编辑
和为贵
我出生在一九六五年的冬月,大姐说那年很冷,妈妈因为怨恨那么多的女孩子都活了下来,给我取名“均活”,她希望我死掉,给她少添麻烦,将我丢在床边的踏板上,但大姐抱起了我,我居然顽强地活了下来。 但我不知道自己是哪天生的,问妈妈,她说“要个日子有什么用”,所以,大学之后我再也不想逼问她,那年的冬月横跨一九六五和一九六六两个阳历年,所以一直以来,我也并不知道自己生在哪个公历的年份,问我哪年出生,我往往随心而答。 爸爸觉得“均活”这个名字太刻薄,于是改为谐音的“君和”,这也许称得上一个不带鄙视的名字。 小时候,我对这个名字很反感,是不是小小的我深知母亲的用心,而拒绝这个名字呢?我从来没仔细想过,只是后来上学的时候爸爸将我的名字改为另外一个,尽管这些年我一直是“另外一个”名字,但只要回到老家,那些乡亲们仍然开口就会客气“君和回来啦!” 有次二姐从外地来看我,问在哪里,我说在云集路,她居然一下子就来到我的店中,“你怎么找到我的?” “诺,看招牌就知道!” “啊!真的?” 再看看招牌,“和美珠宝玉器行”,是啊,当时取名字的时候我用了“小来时“(即小时候)的一个字,所以二姐一望便知。 也许,尽管不愿意,不承认,但我其实对自己的小名刻骨铭心,那个鄙视的名字在我耳边叫了许多年,我其实已经认了“均活”,“君和”就是我。玉是美的东西所以冠以美字,取字和美,一般人并不注意这一名字的意义,但我的亲人们一望便知。 后来,又开家玉器店,取名“和瑞”,即和美瑞盛发达之意。
近些年写作,署名的时候顺手就用“君和”二字,这似乎是个笔名,所以用着用着也便用了这个名字,仔细想来这两个字还有点意思,君即君子,为贵之气,和为美好,有和为贵之说,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逐渐体味这二字的意境倒觉非常之大美。所以也用得越来越多,母亲晚年因我而傲,以我为荣,我也便渐渐淡忘了她早年的歧视,她依然喊我“均活”,天门话“活”与“和”是一个音,我也就一直当“君和”听着。晚年的母亲似乎想与我亲近,有一天照顾她的阿姨要我当晚陪母亲睡,我依然没有去做,因为我似乎从来没和母亲睡在一起,我受不了那种亲腻。 倒是这两年偶然想起母亲,想起她给我取的名字,真的是歪打正着,“均活”“君和”,真的是一切都成活,一切都和美,少年之后的这半生,真的是和美安逸而富足。 过了半辈子,好像在应证一句话, “和为贵”呢! 昨天与夫君感叹。 不管是家、是企业、是国,都是“和为贵”,没有和,一切都那么的难堪与不顺。
我们兄弟姊妹六人,下一辈里仅只有一个女儿,是二姐的孩子,从小性格泼辣,甚至于有点暴戾,因为就那么一个女孩子,我便对她多有看顾,希望她脱离农村能在城市过个舒服的日子。 夫君这一房侄儿在公司做事,人踏实本分,感觉不错,我于是介绍他们相识,先是侄儿看上侄女,大肆追求,一段时间之后侄女觉得还行,于是一年后两人结婚,两家东拼西凑后为他们买了房子,交了首付,一年后她们也便有了自己的宝宝,由于两人都忙于工作,宝贝女儿交由婆婆带,他们安心挣钱。 侄儿在公司做到经理的职务,收入颇丰,侄女在一家名牌服饰做销售,收入更多,两个人小小年纪已是有房、有业,每月有大笔存款,花钱自然大方,仅过三年,侄女便从农村小孩成为城市时尚女子,一切似乎风风光光尽随人意,那时我有台爱丽舍车准备淘汰,便大方地送与他们,侄女却看不上,以他们的收入几个月就可买台车,哪看得上一台旧车呢。 然,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就出事了,店中一位美女太过有魅力,侄儿被迷得神魂颠倒,居然从公司的会议上翘班越过几百公里去与她约会,而且被侄女当场抓住,侄女来电话时我根本不相信,因为他给我请假说闹肚子要去打针,当得知事情是真的时候我一片愕然,不过转瞬便当起了和事佬,但,一切如冰裂碎过湖面,两人的关系由前天的恩爱一下子撕裂。 侄女是不依不饶的个性,事做的决绝,坚决离婚,不停的吵闹,侄儿认错、后悔、一切出轨之后的幕剧都上演了一遍,但两人越走越远,最后落入了俗套,为钱扯皮。 起初侄儿还觉得歉意,觉得对不起侄女要把所有的东西留给她,自己净身出户,后来坚持要房子,又为女儿要钱,所有离婚夫妻撕破脸皮的行径都演了一遍,到现在房子卖了,还了贷款,又多给了一点钱给女儿,侄女这场离婚中连她妈妈给的嫁妆钱都没有收回来。 而今,她和父母在广州城中村里做一点点服装生意,赖以糊口,和农村到城里打工的孩子一样每天没日没夜地劳碌却所获微薄,上月我去广州看她,离开时她送我时竟然留下泪,也许她真是后悔了自己在坚持离婚之时的暴行,她的愤慨无理骄横把一个出轨的男人伤透,两个人都不想回头,那段短暂的恩爱与富足的时光成了他们人生中短暂的幸福。 年青时我们一腔势血,追求自由平等、开放,曾看到有一年的街头有许多人扯着横幅游行,是的,我们之后自由了许多,我们开放了,我们获得了物质的富足,我们迎来了开放,我们甚至迎来了性的开放,贪官们拥有无数的红颜,老百姓也不甘示弱,到现在“90后干掉了夜总会,因为免费”,有谁还敢保证自己的配偶不出轨。 在这种开放的年代,侄儿不过如大环境一般做了一点随流的开放,只不过他大意将自己暴露于阳光之下,侄女太年青,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毕竟单纯得揉不下砂子,她执意任性,将出轨的男人踩于脚下,让他颜面尽失,所以最终将自己的家一点一点拆掉,那个看似可以幸福的家成了一个空监狱,那个曾经自豪的工作成为一段耻辱记忆,所以她把这一切砸碎了,让自己重回赤贫的少年。 我的这一段要为他人谋福利的想法从此告一段落,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怀疑自己的眼光,我自己以为是牵出一段姻缘,以为是为侄女谋一份好的前程,但敲碎它竟然如此简单,简单到只要一只美女的脸和屁股。所以从此往后我不给任何人介绍对象,管她妈谁谁谁。 婚姻是一种最不靠谱的感情,但又是最靠谱的契约,“和为贵”“和气生财”,古人总结出这条真理,在婚姻中真是只能以“和”为前提,如果把一切都看淡,把尊重作为重点,把宽容作为信条,把坎坷悄悄的掩去,或许自己才能渡越痛苦的河流。但侄儿侄女太年轻了,他们放任自己的欲望,也为欲望付出了代价。 到今天他们也许明白“和为贵”的道理,但他们太年轻,做不到,两颗尖利的剌芒不相互扎伤对方就已不错,哪能做得到和呢?
企业主经常需要做的事就是“和”,一个企业如果是一团乱象那是不可能做好的,企业主的重要责任就是带领团队,带团的核心便是团队成员的合作,合作的核心就是和。 近来流行一句话“正能量”,一个团队里的正能量可以激发大家的斗志,合力向前,但“负能量”却会导致人心焕散,使团队缺乏凝聚力,古人的一句话“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的店长都经历过招聘员工这个程序,他们在聘用员工的时候发现哪个员工在背后尽说坏话,挑灯拨火,那他们一般会很快将这个员工辞掉。以免影响现有团队的秩序。一个企业不可能全方位地培养人,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只用适合自己团队的人。 这些年企业主最头痛的是工资待遇的急速上涨,本来,涨工资是人人企望的,但社会不停地宣传保护弱势群体,增加人民收入,这种出发点本来是好的,但宣传到现在成了“管你企业好不好,有没有效益,老子是要涨工资的”,这就好象当年国营企业全线溃崩时候的人们心态一样。 贪污腐败,社会风气导致每个角落都劣迹斑斑,原先还有“农村人质朴”的认知,但现在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导致体力工作者收入高于脑力劳动者收入,而且农民自以为有政府的保护而咄咄逼人,动不动“一天不给多少工钱就不给你干活”,现在他们几乎成了极端强势的一个群体,老板们倒成了求着他们干活的弱势群体。一个政策的好也许带来另一方面的恶,企业主们管不了那么多,只有尽可能地想法保护自己的利益, 常常有企业主们忍受员工的欺凌,拿钱了事,买平安,他们要的是和,和气生财。在这个乱象横生的市场,他们只能尽可能地保持和,尽可以地以善对人,获取平静。对于那些性情不好,品行不正的人一般会拒绝使用。现行的劳动法起草人可能并不具备实践经验,执行几年来几乎成了人们相互敲诈的利器,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民工在工地上喝酒不小心让石头撞了一下,受了点伤,第二天上班找老板要钱赔赏,老板不给就跑到劳动局告状,说老板不给工伤医疗,劳动局跟老板说:“给他算了,这点小事,按劳动法打起官司来你还是输,还是要给的”,老板只有自认倒霉。 所以你会发现原先很好的老板也学坏,“反正没人保护我,大不了跑路。” 老板们采用的“和气生财”的策略其实是笔糊涂帐,糊涂就糊作吧,古人又称“难得糊涂”。 所以。“和”其实也成了藏污纳垢的好说法,人们以“和”为晃子,成全事物。不过成全世物总比砸乱世界要好,这是真理,人们要的不也就是和平么。
近来微信泛滥,朋友圈成了信息圈,每个人都可以发言。 90后喜欢晒美照,美食,因为年青,帅气,美丽,有资本。 80后喜欢晒孩子,晒工作,晒场境,因为自己开始承担责任。 70后,开始晒人生鸡汤,不过大多只是抄袭转载的美图。 60后还保持了当年的理想主义,总是有种国家大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还喜欢对时弊评上几句。 50后便已是退休生活了,晒出的是宁静,是洒脱,他们已开始享受最舒服的人生。 其他年岁的似乎少有看到,所看到的每个年岁的人都离不开一个主题“推销”。 90后推销美貌和产品,或许能够找到对象,收获金钱,80后推销产品,有的人近乎疯狂地晒圈,把别人的朋友圈挤得满满的。 70后有些收敛,或许因为正处于人生压力最大的时候,他们可能想找到朋友取暖。 60后则更多的是自以为是地推销自己,不以金钱为目的,得到点赞,得到认可,得到转发既是他们最为高兴的事。 这其中藏着许许多多的野心,有想推销产品的,有想推广品牌的,有想寻觅爱情友情的,有想推介宗教的,还有想改良社会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总之大家都成了媒体,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大家忽然发现现在可以很自由的地发表意见,网络、手机让每个人都从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想说什么说什么。 导游在车上讲“2014年叫任性,2015年叫放纵”,这是一个放纵年份的么?也许。 改期开放以来,许多魔鬼被放了出来,现在,一个一个魔鬼在被关进去,人们开始寻求人类最本真最朴素的东西,人们意识到我们不能无止境地追求金钱、财富、地位,甚至是性了,我们为我们的追求付出了代价。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大自然被污染了,我们的土地种出了太多毒瘤,我们的欲望正在让我们的许多东西毁灭。 网络上许许多多的声音,泛滥着许许多多的文字,我在其中读到了恐怖,尽管这个社会有千般不好,但这个社会一旦乱起来就会一点也不好,我们才刚刚过了几天安逸的日子,我们才刚刚富足了几天,就象我的侄儿侄女,他们好不容易才过了几天好日子,便转瞬毁掉,我不希望现在的和平与稳定毁掉,所以我理解政府这么多年付出的苦心,也许我们少了一些自由,也许我们少了一些口舌之快, 但至少,我们过着安稳的日子。 小时候忍饥挨饿的日子我依然还记得,小时候缺衣少穿的日子我依然记得,小学的时候大雪天我赤着脚上学受到校长在全体同学会上表扬,我至今仍记忆犹新,这在我们当地传为佳话,但如果我有雨鞋穿我又怎么会赤脚在雪天走呢,现在有谁会舍得自己的孩子大雪天光脚上学呢,莫说光脚上学,鞋不好看孩子都不愿穿呢。 “和平”是最好的财富,我们这一代人没经历过战争,我们也不希望经历战争,现代人也越来越理性,不会轻易动武,我们经历了长久的和平,沉腻于经济的发展,确实我们的思想比较贫乏,不象前辈太多思索,但是,那些痛苦的思索有什么用呢?有人说过多的思想会象过多的财富一样成为累赘,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就象欲望太多导致犯错一样,过多的思想有时把事情搞复杂。比喻,我们的思想战线有太多的人,太多的闲人,他们其实许多是无用的,是需要纳税人供养的负担。 当然,每个时代都需要哲人,需要思想者,在这个太过开放没有碍障的时代,我们希望大家发出的是正能量的声音,是为这个国家好的声音,我们不希望改革的过程带来流血和混战,几十年前的动荡,就在不远处还飘着一些阴沉气,孩子们不知道,我们的下一代不知道,最好是让他们永远都不知道好了。
2015年2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