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4
上士

- 积分
- 677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
|
本帖最后由 行者笑笑生 于 2015-2-12 10:47 编辑
山寨奇葩无门寨
行者笑笑生
几次从户外驴友口中听说广水市吴店镇有个无门寨,心中很是疑惑,山寨没有寨门,怎么能进出呢?山寨是什么样子呢?就一直想着去探探究竟。
2月8日,星期日,天气晴朗,我也正好有空,便约了一伴,开车经浆溪店向北到达徐家山村。我们向村委会边的农户打听,她们说开车不能走了,只能步行,并告诉我们详细的行走路线。
谢过她们后,我们开始徒步,先过柳湾河,再向西北方向上山;到了半山腰后,折而向南下山,经过了一个山冲,大约四、五里路的样子,中间一个小湾叫白冲,山冲下面一个大湾叫陈家湾。湾里一个中年妇女用手向南一指,说对面山上就是无门寨。
远远望去,山顶上的树林中有上下两层似围城一样的黑影。
我们朝着山寨的方向择路而行。山里气温低,避阴的地方,十天前落的雪还没有融化。沿着泥泞的山路爬了一段后,我们就往山顶的方向在树林中向上攀爬。不到半个小时,山上的树林中露出了山寨的寨墙。
爬到寨墙脚下,寨墙高大笔直,有五、六米高,上不去;便向下绕过寨墙边的一大片石头向南走。然后,向上看,发现了一个寨门,在一堆陡直的巨石上面。我们手脚并用,攀树附石,爬上了寨门。按方位看,这是南寨门,寨门上方的条石还在。进了南寨门,发现右边上方还有一个五、六米高的寨墙------凭以往爬山寨的经验,我一下子明白过来,这下面的应该是无门寨的瓮城了。我在瓮城里转了一圈,果然,瓮城呈半圆形,围绕在上面山寨的西面,半径十多米,北面还有一个北寨门。
扒着山寨石墙上长出的树枝,我们从瓮城中攀援上了上面的山寨。山寨里面比较平整,长满了栗树、杂树、杂草,树叶早已落光,在冬日的寒风中,光秃秃的树枝槎枒于晴朗的天空,随风摇曳。我们在山寨顶上转了几圈,山寨是圆形的,直径有二十多米,寨墙大多用凿好的条石砌成,用石灰抹缝。果然是无门寨,没有一个寨门!山寨的东面有一个豁口,一看就知道是垮塌后形成的缺口,垮塌后寨墙的石头就在缺口下面。在广水境内有众多的山寨,有的有四个寨门,有的有三个寨门,有的有两个寨门,至少也有一个寨门,像无门寨这样没有寨门的,实属罕见。我想,这就是无门寨名字的由来了,也是无门寨最大的奇葩之处了。
无门寨寨内山顶上,有好几间残存的石屋屋基,可见,当年这山寨里是住过人的。那么,当年的人们是怎样进出山寨的呢?我们察看了山寨四周,没有发现可以上下山寨的任何印迹。从我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推断,有这样几种可能:一是用木梯或软梯;二是用绳索;三是用吊篮;四是搭人梯,或就地取材用带枝杈的树搭在墙上进出山寨。
无门寨寨墙有五、六米高,用凿好的条石磊砌而成,高大坚实,四周都是险峻的陡坡。寨西有一个瓮城,瓮城呈半圆形围绕着无门寨,有南、北两个寨门,寨门上以前还做有石屋,石屋的山墙上面用烧制的青砖做成。瓮城的寨墙留有射击孔,南、北寨门的两边还可以看到残存的“八”字形的射击孔。瓮城的外面都是陡坡,就连南、北两个寨门外也是险峻的陡坡,就是想空手爬上寨门都很不容易。山上树木葱笼,山石嶙峋,便于隐蔽;无门寨恃险而筑于山巅,又有瓮城护卫,易守难攻。
《应山县志》中没有关于无门寨的记载。从石灰抹缝,青砖做墙,“八”字形射击孔,以及山寨的情况来看,应该是民国时期当地老百姓为了躲土匪,避战乱修建的。寨墙的石头就从山上就地取材了。
站在山寨顶上,极目瞭望,四周视野开阔,一览无余。但见,周围群山耸立,沟壑纵横,层峦叠嶂。东面,山下的高峰水库水光澄净;西面,二妹山双峰矗立;北面,瞒箭垛一峰突起;南面,黑石垛昂首而立,遥相呼应。山寨上,北风呼啸,如万马奔腾。在有刀枪的时代,山寨很难被攻破,就是有土炮,又怎么能运送到这深山老林里来呢?可想而知,当年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山顶修筑山寨还是颇有讲究的。
仔细观察这里的地形地势,查看整个山寨的设计和构筑,不得不叹服先辈们的聪明智慧了!山寨,既是动乱时代的历史见证,又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返程时,经过高峰水库大坝,在坝上向西看,才明白,水库西面尖耸的山峰就是无门寨。
无门寨,山寨中的奇葩!
2015年2月8日记。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