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79|回复: 0

谁不幸成了“老油条”?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2

1707

主题

3237

帖子

572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22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2-19 18: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不幸成了“老油条”?
——虎尘解读关键词语之二


【本文关键句提要】编辑见到油抹布和老油条,象见到自己的娘老子。读者见到油抹布和老油条,象见到自己的亲人。

有些作者连基本的文章都没有用心写好,写出来的东西不是虎头蛇尾,就是蛇尾虎头。打个不好听的比仿:如更衣(古代叫上厕)一样,只知道拉屎,或是拉尿。揩了屁股,又不揩干净。系上了裤腰带,又不系紧。又有时,即便是揩干净了,却忘记了系紧裤腰带。即便是裤腰带系紧了,内裤衩儿却是松松垮垮的。你以为自己很舒服,内裤衩儿,却很不舒服。外人看上去你衣着冠冕堂皇,可是你的内裤衩儿,却会令你不太舒服。我上述的内裤衩儿似的问题,不仅在初学写作者和老写者中存在,也依然在所谓的名作家群和非名作家群中存在。

对于初学写作者而言,本文不去计较。以为老写的,以为著名的都是字字是珠,句句是玑。老写的,不一定字字是珠,著名的,也不一定句句是玑。老写的,写油了,会成为油抹布。著名的,写油了,更容易成为“老油条”。油抹布,在武汉方言中是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词。顾名思义,油抹布是沾了油的抹布,或是用来揩油的抹布。它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有油渍;其二是很难得清洗干净。怎么办?用肥皂,或洗涤剂反复清洗,才能洗抻蒚。不过咧就算是仔细清洗过,最多也只能让它变得硑得那油腻,要想恢复原色,几乎不可能。

油抹布,作为武汉话的引申义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油滑之人,也就是武汉人常说的“老油条”。其二是指难缠之人,像油抹布一样打不湿,绞不干,又爱胡搅蛮缠,使人避之不及。我在本文的语境中,我择其“老油条”一词,将此冠戴于“著名”的头上,是恰到好处的。“老油条”的形容词性用法时:指阅历丰富,世故、油滑,不厚道、不诚实。即口惠而实不至。根据场景的不同,有褒、贬义之分。在实际的运用环境中,常用于指某人在某个领域游走,并在此领域有了一定的成就,或深深的了解了此领域内的各种猫腻。“老油条”的名词性用法时:指南阳、襄阳方言中的油子、老油子、老油条、溜子、二溜子、溜光蛋。也是北方俗语,形容人世故圆滑;网络用语;食物油条。油条是一种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面食,口感松脆有韧劲,是中国传统早点之一。在广东、福建又称油炸鬼,或炸面,潮汕等地的方言又称油炸果,而北方亦称果子。

一个老写的,不用百倍的心思去研磨它,一个著名的作家不用万分的心思去打磨它,却如油抹布和老油条一样,于各报刊网间抹和油。编辑见到油抹布和老油条,象见到自己的娘老子。读者见到油抹布和老油条,象见到自己的亲人。编辑幼稚和浅薄,油抹布和老油条才高兴。读者无知和跟风,编辑才高兴。文章的裤腰带,要不要系紧?文章的内裤衩儿,要不要勒紧?答案,肯定是都要。倘若裤腰带不系紧,再好看的外包装,也经不起折腾。裤子一旦垮了,露出的不仅是内裤衩儿,还有省略的文字。省略的文字说出来,也是多余的。

16:04 2015-2-19

东湖副刊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