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5
版主
   
- 积分
- 3741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本帖最后由 闪漾 于 2015-2-20 20:52 编辑
作者吴若愚:自由撰稿人,华声论坛“十佳辣评人”,因崇拜鲁迅而自称周树人信徒;以杂文时评见长,文章见于《精品阅读》、华商报、长春日报、常州日报、陕西工人报等报刊。从不趋炎附势,不人云亦云,不无中生有。一切皆用事实说话。
在我的故乡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地区,曾流行着一种“整姑爷”的风俗,所谓“整姑爷”,就是准女婿到准岳父母家拜年时,大舅嫂或小姨子们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恶作剧来检验姐夫妹婿的应变能力,于是,凡是订了婚而未结婚的准女婿们,在前往岳父母家拜年之前,都要做好挨整的准备。
“整姑爷”的方式花样繁多,有“添饭”、“打花脸”、“包汤圆”等一系列足以让准姑爷尴尬或难堪的手段。在乌蒙山很多村寨,都是聚族而居,一个寨子往往居住着的都是同一个姓的族人,谁家的女婿来拜年,都要家家拜倒,而在拜年期间,由于平辈的女性较多,准女婿被整的频率就相当的高。
添饭:在乌蒙山,人们有“添饭”的习俗,一般不等客人吃尽碗里的饭,就要为客人添上,意思是怕客人吃完饭又没吃饱,不好意思说,所以要在客人碗里还有饭的时候,喊一声“xx添饭”。而这种方式是对普通客人而言,轮到“准姑爷”,那就不一样了。一般情况下“准姑爷”到岳父家拜年,大多数都逃不过“被添饭”的恶作剧。
在添饭这个环节中,大舅嫂或小姨子们对准姑爷是第一次口头提醒,问是否添饭,然后在准姑爷卒不及防的情况下,从身后将一大勺子饭扣到准姑爷碗里,如果准姑爷老老实实将大碗吃完,接下来还有再扣上一勺的危险。而被“添饭”的准姑爷,不吃完便会被大舅嫂或小姨子们包围着不让离开。为了避免被“添饭”,好多准女婿在吃饭时,主动坐到准岳父的身边,这样一来,大舅嫂或小姨子们就要收敛一些,因为她们不能为了整“准姑爷”在老人家面前放肆。
包汤圆:在乌蒙山地区,从正月初一早上就开始吃汤圆,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要一直吃到元宵节。因此,对“准姑爷”实施“包汤圆”的恶作剧,也是乌蒙山的大舅嫂和小姨子们的拿手好戏。汤圆一般都用糯米面做外皮,里面包以苏子和红糖扮成的馅,味道香甜可口。而整姑爷的“包汤圆”,则是大舅嫂或小姨子们在包汤圆时将个别汤圆里包上猪奶子或辣椒面和花椒面,将汤圆打上记号,准备整姑爷。由于民间有女婿在初二是“上客”的说法,初二的第一碗汤圆都是递给准姑爷,而在这接待上客的第一碗汤圆里,就有那几个专门为准姑爷准备的特殊味道的汤圆,当准女婿们吃到这些与众不同的汤圆时,那尴尬的表情惹得小姨子或大舅嫂们发出嘻嘻的笑声。
为了防备大舅嫂和小姨子们“整蛊”,聪明的准姑爷在接到第一碗汤圆时,会先递给准岳父,如果准岳父吃到汤圆中的特殊味道,会对搞恶作剧的儿媳或女儿们大加训斥。这样一来,包汤圆整姑爷的方法就不灵了。
打花脸:“打花脸”相对于添饭和包汤圆,似乎要野性得多。具体实施人还是离不开大舅嫂和小姨子,她们偷偷摸摸跑到灶房里,在做完豆腐的铁锅低下,摸一把锅底灰,悄悄的走到姐夫妹婿身后,将那黑不溜秋的锅底灰往他脸上一抹,便带着一串笑声便逃走。打花脸这个环节,姐夫妹婿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如果整个村子有好几家准女婿来拜年,这些准女婿们便会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大舅嫂和小姨子们的挑衅。他们也找到灶房,也在锅底下摸一把,也将这锅底灰抹到大舅嫂和小姨子们的脸上,于是,大舅嫂和小姨子与准姑爷们便展开了一场大追逐,有的不怀好意的准姐夫还乘机在小姨子胸脯上捏一把,小姨子便羞得面如桃花,但他们并不生气,只是设想着下一个环节如何收拾这个准姐夫。
已经有二十多年没回乌蒙山过年了,不知这些风俗是否还有存在。如果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看,这实在是有些粗俗,如果用原生态的眼光看,它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一副古老而淳朴的画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