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532|回复: 1

[时事评论] 回家,那才叫过大年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000

主题

5494

帖子

814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46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5-2-27 19: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家乡,是我们儿时的记忆。在外忙碌了一年的游子们,到了春节都会陆陆续续地回到家乡。这里有曾经创业时流下的汗水,也有长辈们期盼的目光,还有小时候曾经吃过的百家饭。家乡,是我们出生的地方。只有回到了家乡,才是真的过年。

过一个“高大上”的春节

本报记者 陈弘毅 通讯员 李海英 文/摄

“在外打工多年了,早就听说家乡去年建起了还建楼,今年一定要回家看看,和亲人过个好年。”小年这天,在外打工的东岳路街办伍桥村村民冯先生一下火车激动地说。如今大冶北站到伍桥村的道路基本修通,大道两旁都是整齐的路灯和绿化带,冯先生坐上16路公交车,下车走上几百米便到伍桥村了。
春节临近,伍桥村张灯结彩,年味十足,几天前东岳路街办文化站邀请市优秀书法家来为村民书写对联,现在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呢。冯先生来的村里被眼前的村貌惊呆了,原来村里低矮的房屋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七八栋十几层的高楼,都通的自来水、天然气,原来穿梭在村里的土路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如新的道路。冯先生的新家在8楼,他和接他的家人坐上电梯回家,“我感觉现在自己的生活和城里没有两样。”他有些激动。
小区样的新农村让如今的伍桥村村民很有面子。伍桥村的中心建有一座礼堂,礼堂里各种设施都有。外面是集体大厨房,张师傅是村里的厨师,他边忙着手头的活儿一边对记者说:“今天我们礼堂要办一家的喜事,现在在做中午的宴席,如今生活好了,有酒有肉还有海鲜呢!”
伍桥村和城里的社区一样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广场,广场四周都安好了路灯。正带着小孙子在广场上面晒太阳的刘奶奶对记者说:“快过年了,家家都热热闹闹的,比起往年,今年我们在新楼房里过年,这感觉和城里一样,晚上我们村里的老人都会像城里的老人一样,来广场跳广场舞,村委会里如今进来了一批健身器材,准备安置在广场,不久我们就可以在广场锻炼身体了。”
小丽正穿过广场来到一栋楼房下的韵达快递点,她说:“今年过年我在网上给家里买了不少年货,原来伍桥村没有快递点,要去远点的地方拿,如今快递点就在家楼下,真方便,我们可以过个开心年。”
伍桥村村支书冯宇增介绍,自政府实施尹家湖东岸片区建设开发以来,伍桥村便开始拆迁,建还建楼。2014年1月,一期工程完工,占地约90亩,拥有8栋楼房的新五桥村拔地而起,目前已入住户达726户。“自伍桥村还建楼群修建以来,村委会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设立了自己村的保洁员,如今伍桥村正从农村村落格局走向城市社区格局。”

和父母团圆,真好

本报记者 程长珠 文/摄

眼下,春运大潮汹涌澎湃,无论是火车站还是汽车站,都是密密麻麻拖着行李箱,带着孩子往家赶的人。不管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成了每位在外漂泊游子的最大心愿。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合家团圆最重要。”刚刚从东莞回家过年的郑林山说,对于像他们一样常年在外打拼的人而言,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过年应该回家和父母在一起,多陪陪他们。
11日中午,记者来到刘仁八镇八角亭村四甲湾郑林山家,发现他和妻子正在收拾房间,几个孩子围在他们身边嬉戏着,一家人其乐融融,让人羡慕不已。
“每到年关,我就盼着早点回家和父母、孩子团圆。”今年34岁的郑林山告诉记者,他和妻子饶小艳从2007年春节过后就一起在广东东莞打工。这些年来,通过努力打拼,学工业产品设计的郑林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平时谈合同、签订单、设计样品等所有活儿都是他一个人。饶小艳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盘下了一个摊位,卖些女士头饰、发卡等小饰品。小夫妻俩每年的收入10多万元,日子过得挺滋润,“只是逢年过节时,我们特别思念家中的父母、孩子和亲戚朋友。”
每年腊月二十左右郑林山就会带上妻子饶小艳一起回家,和父母、孩子团圆。大年初十左右他们又重新回到东莞,为一家人的生活继续打拼。这些年来,让郑林山感触颇深的是——每年回来看到家乡都发生了蛮大的变化。前年回来发现村村通了水泥路;去年回来看到湾子建了村民娱乐活动广场,安了健身器材和篮球架子;今年回来发现新刘金线旅游公路修好了,与镇区距离拉近了。湾里的环境卫生也好多了,现在每个湾子都有卫生保洁员。“2015年,大冶市第二届乡村园林博览会(果蔬园艺博览会)将在家门口举行。到时候如果有时间,我会带上妻子一起回家看看”,郑林山说。
“我就郑林山一个儿子,他平时在外面工作,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我们做父母的心里牵挂啊!”60岁的郑才发听到一位邻居说记者在采访他儿子时,他连忙跑回家。他高兴地对记者说,“没什么能比一家人相聚在一起来得更幸福了”。随后,他见老伴正在准备午饭,便一头钻进厨房帮她打下手去了。
“还是妈妈做的饭菜香啊!”饶小艳一边帮妈妈洗菜,一边笑着说。顿时,欢笑声将不大的厨房装得满满实实。

路宽了,楼高了,环境好了

本报记者 程长珠

“忙活了一年又到了这一天,再远的路程咱也回家过个年;奔波了一年又到了这一天,再大的风雪咱也回家过个年。家中有老爸等咱的心,家中有老妈盼咱的眼……”伴随着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一首《回家过年》唱进了无数游子的内心。伴随着游子回乡的脚步,熟悉又陌生的家乡又一次展现在他们眼前。
董建本,刘仁八镇大董村下董湾人,现在他已是浙江义乌市一家服装厂的老板。“当我的脚步一踏上生我养我的土地,我觉得既轻松又亲切。”12日,34岁的董建本在接受采访时说,常年在外,时常想念家乡。“这次我陪同妻子,带着儿子回来过春节感觉很好。我也只有回到家乡过年,心里才感到踏实”。
“清楚地记得,我十年前是在殷祖开网吧的”,董建本对记者说,2005年,他跑到深圳去做生意,2011年他带着妻子、儿子一家三口又来到义乌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厂。“当初远走他乡去发展,是因为在家看不到希望。”
十年之间,尤其是近年,董建本每一次回家,都发现家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他坦率地说,以前在家乡时,路是泥土路,晴天坑坑洼洼,雨天一片泥泞,而且卫生环境极差,垃圾随处可见。如今乡亲们都住进了宽敞的楼房,心里也敞亮多了。
“回家的这几天,我到镇区及周边转了转,发现到处都是建筑工地,原来的杂乱小街建起了多个规范靓丽的住宅小区;我们之前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车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宽敞明亮的新车站。”
说到这儿,董建本尤其兴奋,他接着说,“如今,家乡的路宽了,楼高了,环境好了,乡亲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了,每个人的心中都燃起了奋发进取的激情。”
“连游手好闲的人都开始琢磨挣钱了,这样的变化还不大吗?”这次回家,儿时一些朋友们的转变令董建本感触颇深,由此也让他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家乡人积极的生活态度及饱满的精神状态。
采访结束时,董建本说,他过完年后,大年初十将还要回到义乌去,因为那边的服装厂离不开他。但是看到家乡良好的创业环境,更坚定了他将来一定回家创业的信心。“我将来一定回家创业,带动父老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5-2-28 07:0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回家才是过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