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91|回复: 0

低温来了,大家注意啦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6

主题

20

帖子

37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3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3-4 16: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低温遇上春节长假,让心脏病患者经历“大考”。令人意外的是,在“中招”患者中,中青年人群竟超过一半,过度娱乐、暴饮暴食成为急性心梗的主要诱因。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在春节期间共收治40名急性心梗患者,年龄在36—80岁之间不等,其中60岁以下患者有24人,他们中有近半数并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疾病。
36岁的张先生家住武汉市武昌区,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因工作繁忙一年未回家的他特意向公司请假,举家赶回武汉过春节。
身为家中独子,张先生回家后,一刻也没停。帮年迈的父母操办年货,打扫卫生。带着家人走亲访友,几乎顿顿都要喝下3两酒。几天下来,张先生已感到疲惫不堪。
大年初三,张先生参加同学聚会,聚餐、喝酒、KTV,一直玩到凌晨。聚会结束后,张先生又和几个朋友相约通宵打牌。初四清晨6点,张先生打完牌,刚站起来就感到胸口一阵闷痛,紧接着直犯恶心,浑身大汗淋漓。朋友见状,赶紧将他送至亚心医院胸痛中心,医生诊断张先生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胸痛中心专家为他紧急手术,疏通血管后,他终于转危为安。


中青年患者比率上升
据统计,2004年,亚心医院共接诊330名急性心梗患者,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下的患者占到30%,30岁以下的心梗患者非常少见。而2014年,亚心医院共接诊2786名急性心梗患者,60岁以下的患者占近50%,其中30岁以下的患者有42人,占总数的1.5%。
亚心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刘成伟教授无不惋惜,“十年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年龄几乎都在60岁以上,被称为“老年病”。而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让6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群占到了急性心梗患者的一半,有的甚至只有二、三十多岁。作为家庭和单位的支柱,中年人发生心梗的后果更为严重。”
急、重、险是中青年心梗特点
由于过半数的中青年患者并不会像老年人发病时反复出现心绞痛等预兆。有的即便出现不适的症状,也被认为是由于过度劳累引起,而没有引起重视。所以,中青年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最大特点是它总是突如其来,并极易造成猝死。
刘成伟教授解释到,“这是因为老年患者出现胸痛的症状多为稳定劳力性心绞痛,常由于血管的狭窄程度大于70%引起。而中青年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常小于50%,很少出现反复胸痛的症状。但由于中青年人交感神经张力高、生活压力大及活动量多,在情绪激动、劳累等因素的诱导下会引起冠脉痉挛,导致不稳定斑块的突然破裂,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这也正是急性心梗频频“袭击”中青年患者的原因。
近半数中青年患者不知自己心脏有问题
在被成功抢救的中青年心梗患者中,有近半数都会向刘成伟教授询问,“每年参加单位体检,心电图检查结果都很正常,为什么会突然心梗呢?”
刘教授介绍到,“普通的心电图检查并不能诊断冠心病。人体心脏犹如一座房子,有房间、水管、电路。心电图检查只能看心脏的“电路”好不好,有无异常,而其他问题并不能检查出来。”
其实,所有突发心肌梗死的患者,其心脏血管早已出现病变。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心脏血管病变还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高危因素有关。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变化,越来越多年轻人生活不规律,加之运动缺乏、吸烟、酗酒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使得心脏负荷加大,从而增加了心肌梗死的风险。
刘成伟教授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男性,应每年进行一次系统的心脏体检,做到早知晓早治疗,以达到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