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乡情”圆了我的思乡梦 (仙桃/张才富) “故乡是一种回忆。回忆时,割不断的故乡情如丝如缕,挥之不去。”由《楚天都市报》新推出的“乡愁乡情”栏目,慰藉了我的思乡情,圆了我的思乡梦。 上世纪末,我背井离乡来到谋生的异地,十多年没曾回过家乡,遥望家乡,心底感觉凉凉的。 家乡电子报是连接漂流游子的纽带,在外这些年,相比之下,我总习惯爱读爱看《楚天都市报》。因为《楚天都市报》贴近百姓生活,关注荆楚大地城乡变革和民生民情。每当我打开电脑去点击浏览,便一见如故,仿佛回到了梦牵萦绕的家乡,感受着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目睹着家乡的巨大变化。从此,《楚天都市报》成了我的精神寄托,我也成了它最忠实的读者。 看了本报“乡愁乡情”版,刊登我省文艺界老前辈周年丰写的《记忆中的“哟喂哟”》一文,一声“哟喂哟”,让我热泪盈眶。乡愁,我的乡愁!家乡的那人、那田、那村、那路、那树、那鸟、那河、那桥,那岁月……儿时的一切乡土记忆,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在脑海中。 生活在这车水马龙的城市,让我更怀念起家乡的宁静。昔时,赤脚走在的田埂上,总要轻声哼唱几句花鼓戏:风吹杨柳条条线,雨洒桃花朵朵鲜……家乡花鼓戏,俗称“花鼓子”,后改称为“天沔花鼓戏”,是江汉平原独具地方风格的民间剧种,通俗的唱词,优美的唱腔,让观众喜闻乐“听”。时至今日,天沔花鼓戏仍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乡愁乡情”牵扯着我的思绪。天沔花鼓戏声音飘出的地方,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土地,那里有思我念我的父老乡亲,还有我剪不断的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