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忌理发旧俗的来历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贫穷的理发匠很爱自己的舅舅,然而到了正月,理发匠却为没有钱给舅舅买一件像样的礼品而发愁。 串亲的日子到了,理发匠灵机一动,挑着剃头挑子来到舅舅家,精心为舅舅剃头刮脸。等到舅舅出现在酒席前时,亲朋们无不夸赞理发匠手艺高超,说舅舅看上去年轻精神了许多。 舅舅很高兴,说这是送给他最好的过年礼物,还约定每年正月给他来理发,看看手艺是否有新的长进。 多年后,舅舅去世了。每到正月,理发匠对着剃头挑子泪如雨下,他为不能再向舅舅尽孝而伤心…… 故事讲的是正月剃头思舅舅。不知何时以讹传讹,“思”变成了“死”,一字之差,成了一项民俗禁忌。 正月理发死舅舅,其实不然,则是民间广泛流传的迷信说法。 清朝《礼书》书中也有同样的记载说:正月理发原意为“思旧”,后传言之,传成了“死舅”。然正月不理发的说法最早却源于唐朝,唐人称理发为“消耳”。唐朝有一种武器名曰“金钺”,是唐朝用来为十恶不赦的犯人执行死刑,砍头时用的砍刀。而正月在唐朝则称为“金月”,正月理发和起来就是“金钺消耳”,就是上法场砍头的意思,很不吉利。 在我们南方,提到正月理发死舅舅的旧俗,人们则不以为然,觉得无所谓,也很少有人去相信这些传言。大人小孩一般在过年前都要理发,叫做剃个头了过新年,所以,每年的腊月,剃头师傅都很忙。年前剃头后,头发蓄一个正月的时间,也长不了多长,不会像犯人,到了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再剃也不为迟。即使是头发留长了,正月理发该理的还是理。 在我来到北京后,才知道北方正月不理发,理发死舅舅的讲究是如此的盛行,这样的说法显然没有任何的科学根据。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正月肯定有些做舅舅的因病老衰竭而离开人世间,但绝不是由于外甥在正月理发所造成的,人要死起来谁也拦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