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草根舌尖中国--读巴陵《四方味好,一箪食 一瓢饮》
邹剑川
《论语》中记载过孔子一箪食,一瓢饮的语录,说的是人要安贫乐道,淡泊明志。但孔子也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对饮食不仅仅是止乎礼,也同样发乎情。
与儒家的重教化、人伦、礼法不同的是,巴陵的美食图书《四方味好,一箪食 一瓢饮》重在民间的记录与民间美食文化的传承。它是一个民间学者对于中国民食、民风、民俗的一部草根手札。
出生于湖南新化大梅山的巴陵,其家族曾兴旺一时,是当地的山主,开采锑矿,种植茶园,往来湘汉贸易,其家族传承的饮食技法,从小让巴陵耳濡目染,心领神会,也培养了其对美食的领悟和鉴赏能力。到长沙求学和从事出版、图书策划工作,到各地出差、组稿、约稿、编辑旅游志书,也让巴陵有机会品尝到湖南、中国各地的美食。从事民营文化公司和自由撰稿人职业,让巴陵更多接触到中国各地的报刊编辑、美食作家、撰稿写手,他们和巴陵一起分享当地美食文化,一起品尝当地美食精华。这一切使得巴陵的此书具有"行万里路"的广博和开阔意趣,堪称草根版舌尖上的中国。
我曾经打趣说,巴陵美食系列最大的卖点就是私人版的一个人的《舌尖上的中国》,一个人把央视的活都干了。巴陵这本书还呈现出其他一些特色,如注重民间美食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例如《油豆腐》一文,写到"喂浸泡的黄豆碎瓣,可以由弱体质胜任,只要他(她)手脚快就行。浸泡好的黄豆碎瓣梢子放在石磨边,人站在黄豆碎瓣后,用瓷勺子一勺一勺地喂到石磨嘴里。"这样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出一副风情民俗画。这样的描写在巴陵的文章里比比皆是,有时长达数千字,体现了巴陵对于美食细节的把握,生活的历练和积累,对于美食从食材源头到制作到烹饪流程的细致考察和探索。
巴陵不仅仅吃,还亲自上阵做菜,如《牛鞭》一文,他介绍了从采买、洗刷、加工到烹饪的全过程。《猪肚煨鱼翅》,巴陵现身说法,操刀主厨,显摆了一下"腐败"生活和厨艺。
在对全国各地风味、民俗、民食的挖掘整理同时,巴陵注重长沙、新化两地民间食物的深入采集和研究,尤其是对"吃在新化"的梅山民食的深入,让人感慨地方美食的博大精深,中国民风民食的精彩绝伦。对于这些原生态的民间食物,巴陵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观察者、思想者,他不仅仅探究其源流,也研究其技法,还品尝其味道,搜集其食材,分析其营养价值和药用食疗价值。如《口味蛇》一文涉及湖南蛇宴的兴起、发展、流派、地域,蛇的做法、味道、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巴陵本书的语言文字,明快、简洁、短促,多短句,铿锵有力,有一种梅山地区原生态的风情,那感觉有几分象我在丽江看纳西族歌舞,当地土生演员用汉语自豪的演唱和介绍的风格,也好似高山族歌手郭兰英质朴、神秘,穿越了时空,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原始民族风的歌声。民族的是世界的,本土的是民族的,这是一个艺术规律。许多艺术因为本色而吸引人,许多艺术也由于包容、开阔、吸收、多元外来文学而精彩,这是一种视野,一种高度,是一种基于本色的自信上的吸取、借鉴、融合。
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我在华中科级大学EMBA培训中,清华大学博士后导师授课说言的古往今来人来成功的密码。太史公还有句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名草根学者、自由作家,巴陵有时候是固执和执着的,他坚持实地考察和采集,坚持读古代艰涩的典籍、方志和搜集第一手资料、稿本。这也让我看到如同他的湖南老乡曾国藩身上的那股子蛮气,那种湖湘文化的犟脾气,那一股子狠劲。
已经出版了十余部图书的巴陵说要出400本书,我认为这不是神话,不是吹牛,他真得可以做到。图书出版关键在于策划。他一个人走遍中国,采集、整理散落中国的美食,荒废了自己文化公司的经营,用自己的稿酬收入支撑起一个人的饮食文化工程,已经证明了他是一个实干家、行动家,而不是空谈家。他的这种精神,也感染了我,要和他一起去走万里路,去探索中国的美食、美景和人文、历史。
巴陵说自己想沿着中国几条大河的源头走到入海口,从左岸开始,再从右岸回到源头,探究一条河流两岸民间食物的差异。采集、研究、书写大江大河上、中、下游食物的区别。他也希望能通过众筹、社会组织和企业商业赞助、广告运营等形式,完成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
每个人都有追求,都有梦想。其实出版图书的稿酬,去除购买各种文献图书资料,品尝各种美食,旅途的住宿、交通、通讯费的开销,已经所剩无几。这已经不是单纯为了金钱而行走,而书写,而是为了饮食文学、饮食文化的一种积淀,一种搜集,一种整理,一种传承和延续。我希望能早日看到巴陵完成《舌尖上的长江》、《舌尖上的黄河》、《舌尖上的珠江》、《舌尖上的黑龙江》。
作为一名屌丝,我不能提供太多的帮助,但是我想在长江的重庆到安庆甚至南京段,我可以陪巴陵一起走,他在北岸,我在南岸,这样可以节省他一些时间和费用。作为一名中国当代非著名青年作家,我可以帮他做长江重庆段到南京段南岸的民间美食搜集和整理、撰写工作。
(1992字)
2014年2月22日钢笔手草
2014年2月23日电脑输入
于故下武昌澜湖间半岛随意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