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咸宁旅游资讯 于 2015-3-13 16:19 编辑
今天已是三月中旬了,与家人短暂相聚后,多少咸宁人又踏上外地的火车,为了事业为了理想离开家乡。可不管走到哪里,心中总是时刻牵挂着养育了自己的那一方水土。
故乡的花又开了。在梦里,又回到了那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家乡。
《故乡的原风景》
一缕清风, 呼唤遥远的记忆;
几朵浮云 ,装点生命的葱绿;
最早的呼吸穿越动人的绮丽。
最初的美丽 ,就在这里。
故乡啊,故乡!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通山县黄沙铺镇曾家山
在大幕山的怀抱中,在古树绿竹的襁褓里;在山雀啾啾声中醒来,在袅袅炊烟中生动。曾家山搭在撑天古木之间,熏陶在古风古韵之中,是通山境内唯一拥有最多古树的村落。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通山县洪港镇下湾村
洪港镇下湾村位于洪港镇北部,地处鄂赣交界处,是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富水湖的重要观光地,面积2000多亩,是通山县最大的芦苇荡,视野开阔,风景秀美。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咸安马桥镇垅口冯古村落
远望垅口冯村落,在青山秀水之间,古民居与现代建筑交织,文明与富庶并存。村中古木参天,村前村后随处可见各种古树枝繁叶茂,树身斑驳,浓荫如盖。
4、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咸安区桂花镇刘家桥
这里青山环绕、古木参天,村里的老屋、雕梁镂扇、楼栏围核,虽残破凋敝不堪,仍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
它就是刘家桥。汉皇刘邦同父异母弟弟刘交的后裔刘伯常迁居于此后 、建筑繁衍而成的古民居群,已聚族居住4个世纪,被誉为“楚天民俗第一村”。
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通山县闯王镇宝石居
宝石古民居群是鄂南最大的古民居群,它坐落在通山县城南25公里处的闯王镇宝石村,是湖北省著名的“古民居之乡”,它的规模成就了今天“楚天第一古民居群”的称号。
6、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通山县燕夏北冲村
来到北冲,来到心中的水乡,看时代的变迁,人们安居乐业,享受幸福时光。牛鼻孔大桥雄跨两岸,天堑变通途,这是北山的亮点,是建设的焦点,是游客的看点,一处牛鼻孔,流传神奇的传说;一座牛鼻孔大桥,造福一方,畅通四方。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通山县王家庄
醉美三源泉溪水,自然尊享在山林。大自然的美好奉献给热爱生活的人,王家庄的温泉温暖你一生。拥抱大自然,纵情山水间,温柔的温泉,健康的源泉,洪港王家庄的温泉拥抱着你,带你走向舒适的异度空间。
8、驼铃悠悠黄沙漫,茶道再兴春风扬—赤壁市羊楼洞镇古村
街道随松峰港曲折逶迤,别具一格。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可称为中国制茶业发展的历史缩影。在保存较为完好的老宅院里,你会发现窗棱上精美的木雕向我们诉说着明清时期羊楼洞人在建筑上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9、仙舟不复返,荷塘空月色—通山县黄沙仙人塘
一道长长的峡谷,从大山穿过;一条清澈的溪流,从峡谷流出;一面碧绿的小湖,在崖谷深处静静的躺着,仰望日月星辰的流向;四面陡峭的山峰,围着一个小村庄——仙人塘。
10、波光潋滟醉板桥,疑是白波涨东海—通山县大畈镇板桥村
一条长长的大河,从板茶大桥穿过,或是朝霞,或是夕阳,总会在这里涂上金色的波光,湖光山色接晴空,船踪岸影有无中。如果你来到这里,行走这一片天地,观赏迷人的风影,一定会有由衷的感慨,曙色湖心泛金点,波光潋滟醉板桥。
咸宁旅游资讯网 - 香城泉都,浪漫咸宁欢迎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