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713|回复: 1

[时事评论] 鱼米之乡 文明土库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000

主题

5494

帖子

814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4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3-21 09: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陈璐初春清晨,沐浴在清新乡村空气里的村庄格外静谧。一长溜的小洋楼矗立在街道两旁,花坛中绿意盎然。空阔的广场上,安置了篮球架及其他体育娱乐设施。俨然一个绿化良好的城市社区。这里,就是第四届全国文明村——大冶市还地桥镇土库村。
美化村容村貌   垃圾场变花园
土库村位于还地桥镇西北边郵,濒临保安湖,三面环水,东南与前湖村接壤,西北与东风农场毗邻,版图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44亩、水域面积1800亩,现有34个自然湾、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19人。
      在村民吴正雄的眼里,最大的变化要数家门口周边环境的改善。行走于吴正雄家周边,街道整齐,每隔数十米就有一个垃圾桶,家门口的文化广场内设施齐全,旁边的小游园是他每日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然而,几年前,这里却是一个垃圾成堆、臭气熏天的地方。“以前这里是一片没有人管的臭水沟,大家把垃圾果皮随手倒在里面,像一个大型垃圾场。”吴正雄回忆道。
      “自从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村里每年都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村庄整治。”一年不到的时间,土库村的臭水沟发生了大变样,吴大爷感慨道:“以前出门得绕道走,现在开门就能看见好风景!”
      如今,村民不仅能漫步公园欣赏风景,还能在一侧的广场里游玩。原来,村里购买了健身器材,建起了休闲健身公园,供村民休憩与锻炼。白天,村民可以在此走棋聊天,晚上架起大喇叭,村里的广场舞队又跳起来了,好不热闹。
      村民告诉记者,村里干净的模样是近几年的事,村里通过“废、改、立”实现环境卫生的常态化管理。“废”就是废除杂乱茅厕,“改”就是统一改造公厕并配套沼气池,“立”就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区,建立监督岗,公开检查结果。经过整治,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焕然一新,不但卫生环境实现了洁、绿、亮、美,乡村文明程度还进一步提高。2013年,土库村荣获省级“生态宜居村庄”。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正全说,土库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产养殖业雄霸鄂冶,各种名特优水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其中土库的螃蟹横行省内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活环境的大改善。近年来,全村不但实现了公路组组通,同时实现了自来水、电信湾湾通户户通,全村村庄整治全覆盖,村卫生室和村小学的改建,村民实现就医、就读。
崇尚时代新风   掀起婚育新风尚
还有十几天就到清明节了,村里正在筹办一年一度的“出嫁女回娘家祭祖”活动。
      一直以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封建思想,导致清明节祭扫只能由男性参与,出嫁女是绝不允许回娘家扫墓的,因为除了对先人不敬,更重要的是出嫁女会“扯娘家的风水”。
      2011年4月2日上午,土库村打破了这种传统迷信观念,大冶市还地桥镇土库村362名出嫁女站在“欢迎土库村出嫁女回乡祭祖”的横幅前,激动万分。她们被邀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向逝去的先辈们献上了鲜花,以表达缅怀之情。
      2日上午8时起,土库村小广场,人潮涌动。广播里,正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常回家看看》。该村7组的吴琼穿着新买的衣服,牵着母亲来到广场,还碰到和她一样回家祭祖的儿时伙伴,相谈甚欢。
      2003年,出嫁到咸宁通山的吴琼,这是她出嫁8年后第一次回家祭祖。“说起来很惭愧,我嫁出去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回家祭祖。”吴琼说,回娘家祭祖是她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当日,吴琼来到爷爷的墓前献花、培土,默默寄托自己的哀思。
      据大冶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许多地方依然存在着重男轻女、歧视女性的旧传统、旧观念,除了不允许出嫁女回娘家扫墓,有的地方甚至剥夺了女性进族谱的资格。
虽然说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仍需要一个过程,但举办“出嫁女回娘家祭祖”活动,就是借机倡导婚育新风、树立“男女平等”等新观念,维护妇女权益。
文化为媒创文明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社会发展了,群众幸福了。大冶市还地桥镇土库村人仍不满足,他们以文化为媒,在全村刮起了一股文明新风。近年来,全村先后组建女子舞蹈队18个、农民体育队1个。同时,先后成立了“农民书法协会”、“农民铜管乐队”,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此外,他们还定期、不定期地邀请省、市级文艺团体为村民演出,以陶冶村民的思想情操。
“水美鱼肥,大改革风景这边独好;地灵人杰,新农村品位明日更高”。在土库村迎宾门上,农民书法协会会员以一副对联表达了内心的喜悦之情。
“我们自编、自排、自演的节目,唱的是身边事,说的是身边的人,大家感到亲切、可信。”土库村的村民如是说。
因为有了不同的文体小队,村里文化广场从早到晚都能看到独特的风景——清晨,打拳、溜圈儿的村民精神饱满地锻炼着,这是一道柔中带刚的“晨景”;
  晚上,节奏强劲的音乐响起,跳广场舞的阿姨们在广场上欢快起舞,这又是一道动感十足的“夜景”。
特别是广场舞队,是目前社区里人气最旺的一支队伍,每天晚上7点半左右,几十人一起交臂、甩臀、旋转、抖肩,人群中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有不少小朋友,动感的舞姿让周围过路的人也忍不住跟着摆动身体。
文化活动场所完善了,村民的生活方式也自然地转变了,每天前来活动的、健身的,都有不少人,赌博等不利于家庭团结的活动自然就少了,村民的文化文明素质也慢慢提高了。
村里的干部告诉记者,除了让村民有地方活动,他们还想方设法让村民玩得开心上档次,因势利导抓好培训工作,对村干部、村文化活动队伍负责人、文娱骨干等进行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和服务水平,做好农民群众业务辅导工作,着力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63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8158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 2015-3-21 20: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开花
永护我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