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期间共回答38个问题,其中对涉及经济和房地产的回答与《政府工作报告》基本一致,但也隐含不少信号,以下几大亮点值得重点关注: 1、经济稳增长是新 常态,支柱产业房地产必将受益。 2015年中国预期经济增速为7%,中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多重风险并存,需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找到平衡点。在“稳增长”上,要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各项举措和刺激政策,有望陆续推出,而房地产行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在“稳增长”的大势下,必将受益。“调结构”则强调追求质量和效益,通过创新驱动、科技驱动促进中国产业向中高端升级,过去较为粗放的地产行业同样是“调结构”的重点,面临较大的升级问题。 2、总理要求金融更好地服务经济实体,融资环境宽松可期 “两会”上,李克强认为当前金融风险不大,系统性金融风险、区域性金融风险可控,未来将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可见,未来企业的融资环境将会更加宽松,而房地产行业作为资本密集行业,将享受宽松货币环境的利好,房企的资金成本有望得到降低,利润压力得以缓解,或将刺激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去行政化是主旋律,楼市政策有望延续市场化格局 总理表示将继续推动和扩大去行政化、简政放权,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的活力,并且简政放权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结合2014年的大部分城市退出限购、国土部退出房企再融资审查等政策来看,未来楼市政策面有望延续市场化格局,整体行业政策有望更加宽松。 4、“互联网+”或将助力房企进行产业升级 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到了“互联网+”,希望站在“互联网+”的“风口”顺势而为,中国经济会飞起来。这充分体现了总理对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推动企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期待。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将会推进,房企纷纷提出服务化转型,作为城市配套服务的主要力量,房企如何利用互联网工具和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改造自己、升级自己,将成为一大热点。 5、鼓励“走出去”和“引进来”,地产行业预期向好 关于中国人海外购房,总理并没有反对,相反总理愿意看到中国的企业“走出去”,这里想必包括中国的房企,未来中国房企海外扩张热情或将进一步升温。同时,总理也鼓励外国公民到中国置业,在世界媒体面前给中国房地产做了“国际广告”,无形中也体现总理对中国房地产的支持,相信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应该有望向好。 通过李克强总理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在市场和政府双向调控的作用之下,中国楼市将会迎来新的春天。在政策和市场的引导之下,作为开发商自身也应该做出自己的战略决策,以服务消费者为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