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1
贵宾
   
- 积分
- 7941

IP属地: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
|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部署进一步做好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工作,着力解决部分政府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发布不准确、意见建议不回应的问题。《意见》指出,政府网站是信息化条件下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也是网络时代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平台。建好管好政府网站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把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的需求作为政府网站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政府网站成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第一来源、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
现代社会,互联网已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政府与时俱进,开通官方网站,一方面,能及时发布政府信息,提供在线交流,让普通老百姓不用去各个政府单位,就能在线获得相关的服务;另一方面,也方便公开政务信息,有利于公众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可以说,政府官方网站,既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也是便民服务和监督执行的窗口。
政府网站的这些重要作用,官员们并非不知道。“僵尸官网”的大量存在,说到底,还是“惰政思维”在作怪。正是在这种思维下,对于群众关心的信息,诸如财政预算、“三公”经费、重大项目实施状况等,采取“选择性”回答,甚至奉行“言多必失”的鸵鸟哲学,能少说就少说,能不说就不说;而对于群众亟需解答的问题,“市长信箱”“问题咨询”“联系我们”这些本属亲民的互动栏目,却大量存在“仍在核实”“涉密”“不宜公开”等托辞,以此搪塞群众、敷衍塞责。对群众反应强烈问题,要铁腕从严查处。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既是预防腐败、统筹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回应群众关切的有力抓手。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案件,严重损害群众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人身权利的案件,要坚决查处;对发生在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案件,要坚决查处;对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中内幕交易、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的案件,要坚决查处;对司法领域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案件,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要彻底查处。通过有效地追责惩处,来消除群众怨气,净化社会空气,凝聚法纪正气,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对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要及时从快查处。对“教育乱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大力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这些不正之风直接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社会影响度广。对此类问题,要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并做到不拖拖拉拉,不搞“下不为例”,对查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对举报者进行答复,显示党委政府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决心和力度,提高工作影响力和震慑力。“萨博事故”对网络披露的问题要敢于面对,科学处理。信息社会,网络是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也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崭新途径。网络上的热点问题往往呈蔓延态势迅速铺开,较之传统媒体传播更快、关注度更高,影响范围更广。对于网络反映的强烈问题,要敢于正面面对,科学处理。如南京“天价烟”局长周久耕,“湘潭神女”事件等,由于及时调查查处,并迅速公布结果,不但及时平息了网络舆论,还树立党委政府主动回应网络热点,关注网络舆情的良好形象。
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政府网站存在“沉睡不醒”的问题,不少政府的公开电话,亦是长期无人接听,甚至是空号,根本无法打通。这一问题,同样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国务院全会提出,“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要求“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唤醒“僵尸官网”,不仅是贯彻中央要求,更是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的必要举措。
政府网站要容忍有“差评”
一些政府网站除了信息量不足、内容更新缓慢、官话官气十足、缺乏与民互动等缺点之外,还偏爱被“点赞”。凡是有媒体、跟帖或来信表扬自己的,事无巨细,上下好几年,统统罗列。民生工作做出了成绩,希望得到百姓赞扬和认可,这是人之常情。但与此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政府网站不喜欢被“差评”。不少政府网站从不转载各类媒体对当地政府及领导的批评报道和评论;跟帖中的差评也很难留得住,更不要说互动和反馈了。
是民生做得太完美,而使差评太少或根本没有? 是“大家一致同意”或“鼓掌高兴通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政府所做的事,有人或媒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甚至在政府网站给出差评,这本是正常的事,政府网站干嘛都把它们删得干干净净?
再者,就改善政府工作和提升社会管理水平而言,差评比点赞更有价值。智慧和依法行政的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差评”,积极与发出差评方互动,借此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和看法,做出既有利于整体发展,又兼顾各群体利益的决策,如此就可能找到民生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不会出大错,也无大的浪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