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江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从市交管支队了解到,目前我市注册车辆达13万多辆,其中小型车达6万辆,并以每年15%—20%的数量增加。
“随着我市车辆的迅速增加,道路拥堵和出行安全的问题日渐彰显出来。”市交管支队支队长陆先波说,要缓解交通压力,建设人行天桥必不可少。“我市行人过街体系建设步伐相对缓慢,引导行人安全过街的步行交通系统尚未形成,所以行人交通秩序的改善必须依托强有力的行人过街系统,加快行人过街天桥建设速度。”
陆支队介绍,章华中路与潜阳路交汇处十字路口、章华中路与东风路交汇处十字路口和江汉路与东风路交汇处十字路口等重点路段,每天高峰期车流量可达3100辆左右。“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行人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使紧张的交通更加拥堵。”2014年全年,园林城区发生大小交通事故近3000起。
“目前,急需架设人行天桥的地方就是章华中路潜江中学门口。这里学生翻越护栏、骑车占用机动车道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陆支队说,考虑到财政负担有限,天桥建设建议由急到缓。“中心医院门口行人与自行车、电动车、汽车的混合行驶、交叉行驶,使得本可以快速通过的机动车不得不减速甚至停车,道路通行能力大幅下降。同时,行人不得不在机动车流中仓皇躲闪,成为交通安全一大隐患。”陆支队建议,此处来往人群中包括不少病患和非机动车辆,架设天桥时需要考虑到行人的便利,设置无障碍的人行天桥。
同时,他还建议有关部门应结合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相关道路交通流量、相关居民小区主要出行方向、公交路线整体流向等,对市内人行天桥进行专题布局规划,使之合理、有序。同时,对人行天桥进行封闭,使其具备遮风挡雨的能力,同时也防止行人从天桥向下乱扔垃圾,造成道路上行车安全隐患;加强桥下交通路障管理,引导市民行走人行天桥;建立举报制度,对天桥管理不到位进行监督。
市民之声:
潜江日报记者 李淑雯 整理
@瀚海临风:据我所知,地下通道的成本要高于天桥,但从长远来看,地下通道要比天桥好。我觉得在中百仓储门前建地下通道较好,在中心医院门前建天桥较好。现在大城市都以建地下通道为主,天桥为辅(指的是过街通道)。地下通道两旁可做广告招商,或者宣传当地城市的图片,也可以学习周边城市的经验。
@方块圆:宜昌城市建设还好,现在大力修建BRT(快速公交系统),对交通压力有所缓解,但只是把现有道路拓宽加设专行道,方便普通市民出行,对私家车出行问题没有解决。
市民罗进:过街天桥的规划设置一般应该兼顾城市道路网规划、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对交通的影响、行人流量以及居民的出行、生活习惯等,要科学论证。当前缓解我市城市交通拥堵主要还是要从五个方面下手:一是要加快城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断头路”,形成路网,减少中心主要街道的压力。二是要加快修建停车场,减少在人行道上划停车位。三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低碳交通,绿色出行。四是要加强对城市交通秩序管理,尤其是加强对电动车、摩托车的管理。五是要提升市民素质,深入开展“文明出行”行动,引导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行文明车,走文明路。(潜江日报记者 马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