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熟人买卖”,开微店进行海外代购成了不少年轻人创业的新平台,但也有人趁机干起了不法勾当。 28岁的小伙子马某在朋友圈里发布代购苹果6手机信息,一旦买家打钱后,便以各种理由推脱,并将买家“拉黑”。利用这一手段,马某不到半年骗了7个人,涉案金额5万余元。昨日,记者从樊城区检察院获悉,马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批捕。 轻信“海外代购”,不料被骗 1月17日,市民李小姐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内看到,有一个好友转发了一条苹果6手机的海外代购信息。信息称,当晚12时以前购买苹果6手机,即可获赠卡西欧自拍神器一部,并且售价也比市场价便宜不少。这让早就想换手机的李小姐十分动心,于是向这位好友要了马某的微信号。 李小姐加上马某后,便说明自己想购买一部苹果6。马某表示3天后将手机发给李小姐,并提供了一个银行账号。次日,李小姐通过银行卡转账的方式,先向马某提供的账号里转入4500元钱。可是多日之后,李小姐怎么也等不到自己的快递,于是再次联系马某。马某以各种理由进行搪塞,并拒绝退钱。 后来,李小姐不断给马某打电话、发微信,全无回应。此时,她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拉黑”了。发觉被骗的李小姐于2月4日向公安机关报案。 男子发布虚假代购信息行骗 得知李小姐报警,马某于2月10日到襄东公安分局刑警大队自首。据他交代,自去年9月,他就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海外代购”苹果手机的消息进行诈骗。他没有任何亲属在境外,为了增加真实感,他在别人的微信上盗取了许多商品图片,再配以文字不断往自己的朋友圈里推送。 马某的第一个客户是初中同学小孙。他骗小孙说,自己的姐姐在英国,帮忙代购苹果6手机,只需5150元。去年9月28日,出于对老同学的信任,小孙通过手机银行向马某转了账。可到了约定的发货时间,马某仍然没有找到代购渠道,并且把小孙的购机款消费了。 当小孙向他要手机时,马某找各种理由推脱。由于小孙不断要求退款,去年11月,马某发了工资后,用支付宝退了小孙1000元钱,此后便不再理会小孙。尝到甜头后,马某又用此手段骗了6名女子4万多元钱。钱一到手,马某就大肆挥霍,玩起“失踪”。 被骗要及时保留证据并报案 “微信朋友圈本应是一个私密的社交空间,但如今已经被各种营销人员、骗子所利用。”昨日,承办此案的检察官高程提醒广大市民,购物最好还是选择实体店或正规网购平台。如非要在朋友圈购物,一定要多个心眼,即便是熟人,也要核实对方的代购能力;代购时,请对方实时拍摄购买过程和商品实物,并核对清楚其销售信息。对于陌生卖家,更要提高警惕。 高程表示,如果在微信购物被骗,应当及时将与卖家的交易记录、聊天记录截图。如果代购方的行为确实构成诈骗且金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就可以诈骗罪立案,当事人应该及时向警方报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