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八市联考模拟重点线发布 文科一本有效线519分 理科482分 黄石名师开出备考宝典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孙成香)
高考临近,亲爱的考生们,你估计自己能考多少分,还有哪方面存在不足?这都可从本报今天刊发的备考指南中找到参考答案。因为,针对今年高考前唯一一次由官方组织的高三摸底考试——湖北八市联考,昨天开了分析总结会。我市划出的一本有效分数线,理科为482分、文科为519分。
黄石参加此次八市联考的总人数为14910人(高考报名总人数为16912人),占报名总人数的88.2。其中,文科考生6382人,占文科高考报名人数的84;理科考生8528人,占理科高考报名人数的97。
参照我市去年高考各批次上线的绝对数人数及上线比例(去年理科一本上线率14.8,文科4.8),我市划定此次八市联考理科一本有效分数线为482分,上线人数1377人,文科一本有效分数线为519分,上线人数316人。理科二本有效分数线为405.5分,二本以上累计上线人数为3140人;文科二本有效分数线为446分,二本及以上累计1192人。
黄石一本划线较八市偏低。若按八市理科一本线498分统计,我市理科一本上线人数为1082人;若按八市文科一本线525分统计,我市文科一本上线人数为273人。
高分段情况,八市理科最高分675分,我市理科最高分652分;文科最高分651分,我市文科最高分619分。
此次八市联考是一次较规范的模拟考试,但不能将八市联考等同于高考,成绩和划线只能作为参考。根据我市学生的联考成绩,并结合实际情况,本报特邀黄石名校名师指点考生下一步的备考思路、复习要点以及高考命题趋势。并指导考生调整好心态,不要因此次联考成绩的好坏,影响下一阶段的复习,要以最佳状态“赢”战高考。
语文 ■刘合刚(阳新一中)
结合武汉市二月调考、湖北省八市联考语文卷的特点,我们预测今年湖北高考语文卷,仍然会守正求新、稳中有变。
就“变化”而言,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一是,论述类文本阅读最后一小题可能采用简答题的形式;二是,古诗鉴赏考查形式和赋分情况,可能有所变化;三是,名句名篇默写可能会出现理解型默写、情景型默写、主题型默写等形式;四是,文言文断句可能会采用选择题形式;五是,表文转换可能替代图文转换。
第二轮备考,建议考生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熟悉各类简答题的答题步骤,依问思考,分点作答;掌握常见语言运用题的答题方法,训练创新题型,注意新题型中的隐性要求;写作训练以新材料作文为主,努力打造具有个性的亮点,注意文体的相对规范及卷面的整洁。
高考要想打胜仗,除了要有实力,更要有良好的心态。高考在即,希望大家拥有四心:必胜的信心,高度的细心,坚定的恒心,淡定的平常心。
数学 ■黄俊峰(大冶一中)
八市联考已落幕,2015年高考数学考什么,以及后面约70天时间备考怎么做,下面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一、试题走势及预测。
高考数学命题的“题根”,在于挖掘现行教材;命题的“要求”,在于理解最新考试信息;命题的“规律”,在于探究往年真题;命题的“趋势”,在于研究题型的“不动点”“热点”“冷点”和“亮点”。“稳定和创新”是2015年湖北省高考命题的方向,“综合性、开放性、探索性、应用性”试题,将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二、备考建议。
(1)重新梳理。考生在做题时,要将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目放在一起进行梳理,整合模块内部的考点和考法,自己总结出常见的出题方式和答题方法。
(2)重视基础。考生在考前对于基础题目不能放松,要保证每次都全对,同时要多练习草稿纸的规范使用。至少应能明确分出不同题目的解题区域,看清楚自己写的内容。要真正地重视“通法”,切实淡化“特技”。
(3)重点突破。围绕重点内容作重点复习,保证复习时间及练习到位。并将这些板块知识有机结合,形成知识链、方法群。“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改革反复强调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打破数学章节界限,把握好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与融合,形成有序的网络化知识体系。
(4)要注意答题技巧。会做的题目要力争规范书写,做对、做全,得满分;面对难题,讲究方法,争取多得分。要学会分步解答和跳步解答。数学高分需技巧,速度规范不可少。遇到熟题看变化,避免生搬和硬套。碰到难题不要慌,思路要从基础找。不求题题都去做,舍卒保车很重要。检查修改很慎重,答案改错最糟糕。
英语 ■胡瑞明(黄石二中)
一、高考英语湖北卷考试说明解读。
整体基本保持稳定。考试说明较之去年,在能力要求和考查形式上没有大的变化,命题将继续秉承“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以及“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的命题原则,其难度系数会继续保持在0.55左右。
二、对考生后期复习的备考建议。
1.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确保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明确英语试题的依据是年度考试说明,考生需结合《2015湖北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考试说明》中的语音、语法、功能意念、话题项目表,以及词汇表进行查漏补缺。要借助已有的错题本重新归纳,整理过去做过的试卷和练习册上的难点和错点,将其用法与高考试题联系起来。
2.以高考题型为主线,强化听说读写限时训练。针对高考题型,进行限时强化分类练习,以更好更快地适应高考的要求。
3.选做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总结规律,有针对性地备考。通过高考真题进一步磨练用英语分析、归纳、综合、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即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 ■占卫波(黄石七中)
通过对八市联考政治试卷答题的分析,发现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整合知识能力不足;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性差;不能准确领会试题立意,审题能力弱。
针对这些情况,第二轮复习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议考生以单元为专题,以一个中心问题切入、进行梳理小结,构建知识网络,实现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适当对跨单元知识进行整合。也可以考试说明为范围,系统回顾基础知识。关注时事热点,结合热点突出主干知识。
二、无论是做真题还是模拟题,是单科还是综合,都要强调限时训练,提高答题速度,注重答题规范,提高思维品质。现在的试卷阅读量很大,很多学生感觉时间不够,可以适当多做专项小卷练习和错题练习。
三、提高审题能力。高考主观题得分率不高,做好主观题可以实现有效增分。主观题应先审题,明确答题范围和方向(也能节约时间)。再审材料,注意段落、逻辑层次,注意关键词等。考生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思维建构,做好它并不是很难的事。
历史 ■黄勇(黄石七中)
从近年高考来看,历史学科越来越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生能力的考查。八市联考后,距2015年高考只有70多天时间。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复习应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提两个方面的建议:
一、再次回归教材,突出主干,查漏补缺。历史学科的学习与考查,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时、空、史、论”。因此,建议考生对必修三本教材的主干知识,依据时空进行科学地切分组合,归纳阶段特征。一方面,以此查找前一阶段复习中存在的漏洞,另一方面,在解题时也能迅速根据题意进行时空定位,组织答题要点。对重要的历史概念一定要寻根溯源,准确把握其内涵,防止在选择题中出现理解偏差。
二、强化答题训练,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在高考试题中出现原题的概率极低,建议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务必在审题上下足功夫,做好以下三点:①审清设问,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②审清题意,准确提取、概括关键信息或观点;③审清要求,明确用哪些知识或方法,从哪些角度来评价或说明。
物理 ■陈德凯(黄石一中)
高考备考白热化阶段,理综提分空间很大。物理占分值最多,是学生感觉难但又十分关键的学科。
备考要做到:
1.树立信心。新课标卷1的适用省份,试卷结构,难易度基本固定,根据平时所练,一定可考出期望分数。
2.强调基础。高考考题中80%是基础题、中档题,新题不难、难题不怪,在复习中要始终抓紧双基落实,舍弃偏难怪,淡化特殊技巧,抓住主流,通性通法。
3.培养能力。高考是能力的考查,训练中要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题型到位,量要有,但不能贪多夹生。
4.注意规范。按照物理规范要求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避免隐性失分。解题要像“诗”一样分行写出,方程单列一行,要写与题目联系的具体表达式。最好不要写连等式,变形式或综合式。另外,思维也要规范,直接切中要害,提倡最优解。
化学 ■柯燕玲(黄石一中)
本次八市联考化学试题部分,以“必修1”“必修2”“必修4”三个模块的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内容贴近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取材新颖,贴近社会,贴近新技术。
结合本次试题,纵观历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在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电化学、热化学、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有机化学基础、化学计算等知识方面,将一如既往地成为试卷上的高频题。
考生在按试卷题目顺序作答的前提下,可适当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同学科、同类型)。要学会运用放弃的策略,以最佳状态去克服慌乱急躁、紧张焦虑的情绪。对会做的题,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考虑周到、书写规范,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解题时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又要重视复查环节。多进行限时训练,提高答题的速度和规范性。
地理 ■杨小兵(黄石七中)
2015年八市联考文综地理试题,具有对高三前段复习的检测和后段复习的引领作用。
根据近几年高考试题走向和特点,后一阶段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以及人文地理中的人口、城市、区位、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等主干知识点,仍将是高考考查的主体、重点,应重点复习。
二、关于地球运动规律,2010年至2013年连续四年未考。但2014年又考了,于是有考生认为“狼”又来了。我个人认为,今年高考可能会延续去年高考的做法,以一个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且难度不大。考生不必担忧,即使是“狼”,也是一只披着狼皮的“羊”。
三、考生复习应充分利用地图册,把知识点图化,减轻记忆负担。还应关注地理景观图的分析,增强从景观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生物 ■刘超(黄石一中)
八市联考生物试题,难度控制比较得当。整套试题与2014年高考理综生物试卷的基本题型题量,以及试题难度保持了一致,无偏题、怪题,对第一轮复习起到了很好的检测效果。选做题考查胚胎工程,体现高考趋势性变化。
后期复习备考和教学建议:
1.训练学生快速读题,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快速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信息结合,并进行信息转换、重组,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调规范答题,加强书面表达能力训练。网上阅卷发现,部分考生不按规矩答题,任意圈、涂、改,超过指定位置答题,还有字迹潦草,出现错字、别字等情况。注意强调生物学术语、生物学符号的准确应用,要求答题时语言表达准确,不产生歧义,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