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前,一名中年男子在襄阳遭遇车祸,手术后却不能说话,也没亲人现身。昨日,楚天都市报刊发报道帮其寻亲。昨日上午,襄阳市高新区交警事故大队民警激动地给记者打来电话:“小伙子的家属找到了!” 原来,知情人看到本报报道后,迅速通知家属从河南赶来认亲。 当日上午,记者提前抵达襄阳市中医医院等候。阳光洒进病房,满是温馨,无名男子躺在病床上,还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他冲着记者笑了笑。左邻右舍的病友,听说他的亲人要来,都围了过来,一起见证他们团聚。 10时30分,失语男子的妻子、哥哥、嫂子、叔叔一行人,走进病房。时隔133天,此刻再次重逢,一家人手拉着手,哭成了一团(如图)。“不哭,以后就好了。”妻子郜小满安慰道。“饿得很!”突然,失语了四个月的这名男子,从口中蹦出三个字。他的哥哥赶紧到楼下,买来香蕉、苹果、煎饼、鸡蛋、豆浆,大家把男子扶起来,他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还时不时地笑一笑。 稍事平静后,男子的亲人接受了楚天都市报记者的采访,哭诉了4个多月的心酸寻亲路。 郜小满说,她的丈夫名叫王召,今年33岁,来自河南省邓州市构林镇袁岗村5组。他们育有一儿一女,平时王召在外打工,她在家操持家务,一家人其乐融融。 去年10月3日,襄阳一个满载混凝土的罐车,在襄城区紫薇园发生侧翻,老板寇先生把车拖到襄州区维修,里面的混凝土已经凝固成一个大整块,需要人清理。后来,王召和他的大舅哥郜苏,通过老乡介绍,来到襄阳接下这桩生意。 11月15日,襄阳下起了雨,他们在家休息。当晚6时30分左右,王召独自一人出去买香烟,继而失联。大舅哥出去找了几个小时,没有发现他的踪影,赶紧通知家人。此后,亲友们四处寻找无果,只好报警,可一直没有音讯。 丈夫失踪后,郜小满平均三天就来一次襄阳,可次次均无功而返。两个孩子总是不停地要爸爸,她只好骗孩子:“爸爸在打工,很快就回来。” 羊年春节期间,郜小满带着两个孩子借宿娘家,每天夜里偷偷地抹眼泪。 王召的母亲早逝,老父亲患上了肺气肿,自从他失踪后,老人病情日益加重。就在半个月前,老人撒手人寰,临终前还念叨着王召的名字。 据主治医生黄锐介绍,王召术后出现三个后遗症:失语、颅骨缺损、右侧偏瘫。目前,他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亲人的陪伴是最好的治疗。 办案交警表示,现在王召的身份已经确定,警方将于近日下达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并协调家属和肇事方,协商善后赔偿事宜。 家属、交警和医院负责人,都对新闻媒体表示感谢:是媒体架起信息的桥梁,让这个没有头绪的交通事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