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园的乡村里,孩子们最喜欢玩的东西,不是特别多,或者有条件人的,去城里,镇上的某个亲戚家,也许他们的孩子们玩剩下的旧玩具,如假手枪,小汽车等,说句实在话。在那时的农村里,一个孩子还不到一件好玩,且有意义的玩具。虽然没有玩具可以买,关键是朱家坳那小镇上也没有卖。更关键是没得票子。一个家庭一年收入不到一百元,好多人还是缺粮户,更谈不上余钱了。大办公社时,能成为余粮户,那绝对是莫大的光荣,就好比今日里,在十里八村出一个超级大土豪一样。
乡村里既然没得什么东西玩,那么孩子们就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譬如说吧,用自己的脚,自己的手,总可以玩出一些名堂来。找来一根长线,不管是毛线还是青线,还是丝线,稍微长一点,将线的两头打一个结,然后就可以开始“工作”了。如果两个玩,配合得默契,可以翻新出:风车,筷子,碗等形式来。有时候,几个孩子可以玩上一下午。或者大半天,并且乐此不疲。
今日,别的且不说,我单说一事,那就是斗鸡,哪个斗鸡极富有战斗性,尤其适合于好斗性的男孩子,当然还有几个别的假小子(女孩)也曾经玩过。
斗鸡,在我们当地话,就叫铲蹦蹦(bengbeng),也叫擂蹦蹦,铲蹦蹦,就是一个人单腿独立,另一只腿用手挽起开,放在大腿,用盘起来的腿去撞击别人,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次数,最快的速度,一举拿下无名高地(打倒对方)。
那时的我个子小,也是玩斗鸡的一个好手,玩斗鸡,一定要讲究策略性的动作,看见对手一个弱点,就要死命的往里顶,争取早日将其置于死地。不然别人有翻身之日,就是自己臣服于别人之下。
斗鸡的主要战法,主要是擂,铲,压,撬,打、拨,挑、砸等几种主要手段,对于比自己高的人,一定要用挑、拨,顶等技法。要是面对比自己比自己矮的对手,就需要使用压,砸等手段逼其就范。
那时,乡下孩子多,大家对都彼此熟悉,按照实力,与瘦弱搭配,大家形成自己的队伍,双方约好一个地块,然后开始以队形,以一对一,一对二,或一对多的战队,想对方的队伍发起冲锋。别看都是孩子,大家也很讲究战法,大的对大的,力量型的对力量型的,弱一点就对付弱一点,或者采用车轮战术,进轮番对某一个对手进行轰炸。直至把对手打倒。
斗鸡的人讲究实力的,没有实力那就是没有本钱,一般人上场不要三五分钟,都被人整下台来。当然也会有厉害的人,因为耐力持久还有技巧等原因,一个人打遍全场无敌手的时间也是有的如果某一个人能获得全场决胜的冠军,大家都会想他投去艳羡的,虽然一点什么物质奖励也没有,但是那种优越感是平时一般人所不能拥有的。
我们那时小,家里没得好多衣服穿,往往是一条裤子穿好长时间,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如此循环下去,孩子多时,到最小的孩子手中,那裤子衣服基本是补丁摞补丁,也许是一块新不都找不到了。
如果为了斗鸡,人小,想事不多,不管新旧衣服裤子,还不是一样的上场,为了名誉与态度而战。就像我那时,虽不高,且瘦,挽起裤脚,盘起瘦腿,一只手手紧紧的捏住裤管,死命的往前冲,有时难免裤脚被撕破,或者裤管还有裂开一条缝隙,当回家之时,老母亲秒免不了一顿家伙,浑身起树条条印痕,哎,都是铲蹦蹦惹的祸!当时心里恨死喊我斗鸡的那个家伙了。但是下一次碰见,还叫我一起去铲蹦蹦,我还不是挽起裤管同样勇敢战斗,那里还管得了回家着打不着打呢!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