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经由《人民日报》刊发的《医改6年看病依然贵,是什么稀释了医改的获得感?》一文中,报出湖北省社科院院长宋亚平“感冒3天花千元 暗查发现药价涨了18倍”的就医经历,让“看病贵”掀起热议。
这些天在医院看望住院的亲人才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看病难、看病贵。六十多岁的老人肚脐部有阵痛,一开始以为是小事,一直忍着。后来还是疼就在诊所打针,还是不行就到县医院。由于在大悟县医院检查不出,疼痛加剧才被转到武汉同济医院去。大医院看病真是伤不起,专家号难挂,住院的床位紧张,检查费动辄上千,还都要提前预约,取结果又要几天。从住院到确诊就花了十天,住院期间每天就是打消炎的吊针,总共用了三万多元钱,平均每天花费三千多。如果账上差钱存款单马上就送来了。
因为转诊到高级别的医院,报销的比例“打折”了。基本药物用得少了,自费的药物和检查治疗等用的多。现在已经花了三万多元钱,基本上都是自费,几乎不能报销!现在检查出是直肠癌晚期,情况不容乐观,还隐瞒着她,后续费用更多!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老百姓的一句顺口溜道出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一个家庭有一人得了大病,就可能拖累全家,影响到全家人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切实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希望党和政府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因病返贫的窘迫和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