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胡一杨 于 2015-4-2 15:59 编辑
四十年前的时候,父母刚四十出头,我弟兄俩还是翩翩少年。 那时登羊祜山的人还不多。每到秋雨霏霏过后几天,父亲喜欢带上全家去那儿捡拾蘑菇。大雨湿透了山林,但不影响我们采摘的心情。蘑菇在潮湿的环境下,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藏在松树下的草丛里,鲜活、娇嫩的样子很可爱,同时还能遇到尾巴漂亮的山鸡和一片一片黑黝黝的地皮。 一家四口骑上自行车不到二十分钟就能到达襄阳城南的羊祜山。秋日的羊祜山,满眼翠绿,大雨过后,秋高气爽。那些植物生灵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我们拾级而上,拐入小道,在人迹罕至处,一个个像小雨伞样子的蘑菇混杂在其它蘑菇中间,像个亭亭玉立的小公主。父亲用小铲铲起蘑菇,哥哥用网兜小心装好。这时候,母亲不失时机地向我们传授能吃的菇类和毒姑的区别,并强调误食对身体的伤害。捡拾的地皮中夹杂有许多松枝,回家还得费力清洗,但收获的喜悦一直围绕在我们身边。 不知不觉中已步入山顶。我们向长眠在那里的解放襄樊的革命烈士默哀,表达了敬意。爱好摄影的父亲即兴给我们拍下了这张照片。 回到家里虽然有点疲惫,但我们分头忙碌起来。母亲选摘地皮,我哥俩清洗蘑菇。父亲则用煤油炉煮蘑菇,不大一会儿,蘑菇的香味弥漫我们简陋的家。 在那物质匮乏、没多少肉吃的日子里,一家人围着炉子吃着鲜香的蘑菇,成了留在儿时记忆里最美的时光。通讯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