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母 ——母亲辞世六年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再见母亲,在母亲辞世6年后,一个临近清明的午后梦醒。 穿越楼宇林立的城市,走在开满野花的山路,那里有我母亲栖身的平方之地。透过阳春的灿烂和温暖,在哀立的墓碑中,母亲慈爱的笑脸迎着我前行的方向。 走着,走着,我慢慢变老,我泪流满面。 凄风寒夜里,母亲缝补衣衫。9岁丧母的她幼时是家中唯一的女性,只能在梦中回想学堂里的欢声笑语。她的7个子孙都是穿着她的千层底、厚棉衣长大。孟郊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多次迁徙,唯一难舍的“传家宝”便是母亲亲手缝制的那件小背褡。 骄阳炙烤下,母亲驾牛耕地。生下我不足3天,她就得去人民公社去挣可换取生活物品的工分。家里有了10多亩责任田,她忙活了10多年。在城镇安家后,她坚持空留几十个平方土地,栽种的葱蒜瓜菜便是我们时常品味的美味佳肴。白居易诗云: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劳,母亲的腰椎病日渐加重,一般就是吃点药,直到生命的最后,也未曾到医院住养过。 盛夏暴雨中,母亲闪奔急行。她为住校的儿子送衣送饭。看着我狼吞虎咽,她抹着脸上的雨水,笑得那么美丽,那么慈爱。《劝孝歌》云: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母亲嘘寒问暖,母亲嘻哈唠叨,全部定格在她刚过花甲之年。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过去很少迎合,如今只能回味,让我的余生温暖如春。 时光荏苒着,母亲从无闲暇。在3个儿女成年后,她带大了4个孙子孙女,辛苦操劳又20年。《诗经》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在那个阖家团圆的除夕之夜,春晚的欢歌笑语终于让母亲不再辛劳,她猝然倒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前,走得那样安静,那样果决,没给她的儿孙带来和留下任何麻烦。 走着,走着,我渐渐明白,我泪如雨下。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母亲逝去的那一晚,在外游玩的儿子没能见她最后一面,这是我心中挥之不去的永远的痛。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未及鬓发满头,母亲即匆促而去。她不再劳碌,她的儿孙却无尽心伤。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好了儿子爱吃的土法蒸鸡,身边放着小孙女的锈花鞋垫。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翻看母亲的照片,生活的主角竟然全是她的儿孙,她安详地陪伴我们喜怒哀乐。 走着,走着,我缓缓醒悟,我泪似泉涌。 《诗经》云: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爱有寒泉?在浚之下。母亲说,双手不闲,生活就甜;母亲说,碗里有肉,日子不愁;母亲说,平时省钱,急时不难;母亲说,人不吵架,处处是家。 李商隐诗云: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站在墓碑前,我低吟母亲的墓志铭:正直善良让人难忘,勤劳节俭让人心伤,质朴热诚让人怀想。 蒋士铨诗云: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在母亲的墓碑前,我和但丁畅叙: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我和乔治·赫伯特对话: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我和王伟感叹:阳光是灿烂的,但比不上母亲对我的爱。 白玉词曰:岁月多少忧和喜?人生几许苦与辣?向慈母,梦中再诉说,我不怕。和母亲说再见,我和诗人艾青一起哀恸: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万水千山,求作家冰心叠成的小船载着母亲的爱和悲哀归去。让我们一起吟唱: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