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3
版主
   
- 积分
- 381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从沿江铁路到沪汉蓉二线,当国家开始提出规划第二条长江走廊的时候纷争就没有停过。汉宜线开张打破江汉平原无铁路的历史,但为什么还没两年就要修复线?而且是动车事故后高铁整体降速后再次提出350要求?一方面是汉宜运能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整体运行时间过长。所以国家在提出规划要求是就定下了框框,要求整体运行时间控制在九小时。其实这个时间是很重要的一个硬性要求。为什么是从上海到成都,终点不是重庆也不是西安?为什么两条路都走南京而不走杭州?为什么宜昌是最重要的节点城市?因为成都和南京是两个大军区,也就是说这两条线具有的不仅是民用功能,更重要的是战略意义,上海是中国的第二个心脏,宜昌三峡大坝的安危关系到整个中国的稳定。同时成都军区又肩负着西部疆土的保卫工作,在国际形势和反恐压力日趋复杂的今天,成都和南京两大军区的相互支援和相互合作的需求将越来越明显,所以这两条铁路的军用价值不容忽视。所以线路整体直短快的要求应该是硬性要求。地方政府对线路整体走向的影响力应该有限。也就是说不管是走荆州还是走荆门,最核心就是谁给出的线路最短,谁的胜算就大。
再说回到省内。在别么调任荆门的时候我就猜想过省府的目的是让他来主导协调这条铁路的建设,果然上台第三天就提出争取沪汉蓉二线过荆门,同时也成为两会期间湖北方面最强音得到省委以及多方支持。把老别放在荆门对这条线路的作用相当大的。首先是他有汉宜,武襄十,蒸鱼的多条铁路建设的铺垫,铁路方面人脉资源充足,另一方面汉宜之间如果走荆门的话,荆门天门是最重要的两个城市,老别曾经主政天门,对天门有一定的影响力,有助于天门和荆门达成一致意见。避免分歧。如果这总猜想属实,那么说明省内线路走向大方向已定,就等习老板发话了。
作为天门人,我们不不参与两斤之争,也不表达我们对线路的主观意愿,以上只是罗列的一些客观事实此帖也仅限于天门论坛内部讨论。不转到中部。希望各位理性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