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225|回复: 6

试析荆门方言的历史形成及部分地区h、f不分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26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5-4-7 17: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试析荆门方言的历史形成及部分地区h、f不分

       现荆门方言属西南官话语系。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它的产生,既可能是不同地域人群在各异的地理环境下自然产生的不同表达方式,又可能是远古时代部落分裂引起的语言分化之结果。根据现有文献记载,先秦时期,中国各地便存在不同方言。在中原人眼里,南蛮人说话如鸟语,不知所云。荆门地属南蛮,远古时期,大禹征服并驱逐的三苗民族便大致于此。楚国时,荆门地区的方言开始形成,即具有荆门地方特点的楚语,无论是楚之前的“商权”或“周那”,其中原文化属性已经产生,而楚先祖本就是中原人,经过楚人与荆门土著蛮民的逐渐融合,荆门的方言应具备了楚语特点即中原语特点。复旦大学教授周振鹤在《现代汉语方言地理的历史背景》中认为,“北方方言(荆门属北方方言)以华夏族及其后身汉族所用语言,经过数千年长期发展,并受周围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的直接结果。而分布在中国南方的汉语其它方言溯其源则发端于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民的几次移民运动。”又,“湘方言源于古楚语,殷末鬻熊率楚人自中原播迁至江汉流域,古楚语也就扩散到了湖南,成为湘方言的源头。”可知荆门方言亦源于古楚语。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原所长方志钦先生观点,现粤语即东晋以前纯正的中原话,较多地保留了东晋前古汉语的音韵特点,可知现代中原话已较东晋前中原话有很大区别。秦征伐并统一岭南后,为了防范百越族的反抗,派遣戍卒五十万镇守岭南,与当地越民融合繁衍,这些中原人带去的语言,也就成了粤方言的先声。周振鹤、游汝杰二先生在《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中将“楚方言划为南派,受楚方言强烈影响的都属南派,包括楚、南楚、吴越和南越”,史载楚悼王时,吴起南平百越,以楚相高固治番禺(今广州)二十余年。今粤语中有“拆白”一词便是明证。“拆白”意即“撒谎”,典出楚怀王被张仪欺骗一事,今荆州、荆门一带还有“扯白”、“日白”等词,因此可推,今粤语深受古楚语影响,荆门方言(即楚语)或具备了中原古语的条件。
      现荆门方言尽管形成于楚时,夹带蛮语的楚语是其基础,但历史上的数次大迁移也影响了本地方言或多或少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东汉三国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以及北宋“靖康之乱”等几个时期。数次动乱造成的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导致方言地理格局的变化,如荆门方言中有下(ha)菜、下(xia)雨,明( men)天、明(min)白等“非多音字”的一字多读现象。根据周振鹤教授的研究,“中唐安史之乱引起的移民运动,加速了北方方言对湖北方言的同化作用,从而奠定了这一带西南官话的基础”。现荆门方言大部分发音与以北方语为基础的汉语普通话拼音一致,只是声调差异而已,当然也有一些所谓的土语保留了蛮语成份。言及此可能有人会提出一个疑问,即:据说荆门人都是由江西迁来,那我们的方言不应是江西方言吗?西南大学蓝勇教授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中提到,“历史上的“江西填湖广”主要在明代,历史时期迁入湖广的江西籍占82%,而元末明初的湖北174万总人口中,移民占98万,为总数的57%,而在98万人口中,江西籍为69万,占总数的70%”。虽然现荆门人多属江西人后裔,但笔者认为,荆门方言基础形成于楚时,在某一地理环境下,人们所拥有的地方语言世代相袭,无法轻易改变。或许因外来移民之众在某一时期会影响本地语言,有影响,但入乡随俗,对本地语言的改变甚少,因为该地区毕竟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本地人口。笔者曾到江西考察,发现江西各地与荆门方言差异颇大。蓝勇先生说,“江西自安史之乱便是北方人迁移的重要地区,基本未出现什么动荡”,尤其是明代以后,江西人口与语言基本趋于稳定,不可能出现大的变化,可证“现江西方言”即“明江西方言”。
      接下来论及荆门东南部沈集、高阳、马良、姚集等地方言中的“h、f不分”的问题。就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地方的发音大致与其它乡镇差别不大,主要是声母中的h、f不分,诸如“吃饭(huan)、起风(hong )”等。经考,全国范围内,出现这种发音的不止荆门一地,还有河南固始、福建南部等。据《豫风楚韵——信阳》载,“周灭商后,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子季孙封于今固始县境潘地,号为潘国,公元前673年为楚所灭,迁潘于今荆门南部”。又据《荆楚文化与长江文明》载,“番(潘)国后为楚属国,番故地在今河南固始县一带,楚灭番国后,迁番伯等贵族及部分番民于郢都附近,于今荆门、枝江一带,所以今荆门一带多有番姓人的文物出土”。笔者据此推荆门南部沈集等地方言中“h、f不分”或与春秋时潘人所迁有关。试析荆门方言的历史形成及部分地区h、f不分
     又据《豫风楚韵——信阳》之“光州固始与闽南人的渊源”篇及《固始县志》载,“现福建闽南人(包括泉州、漳州等)绝大部分的祖先都是历代中原动荡南迁的中原汉族移民,而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组织得最好,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成功的两次移民,都发生在唐代,是光州固始陈政、陈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审知兄弟组织的移民。唐代陈氏父子和王氏兄弟两次所率领的固始移民分别87姓、99姓各万余人,另有家眷不计其数,扎根闽南,繁衍生息,对闽南人口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经过几十代繁衍,成为今天闽南人口的主要人口成分,并且扩散到粤东北、台湾和东南亚”。综上所述,笔者推荆门南部部分地区方言中“h、f不分”与福建南部一样,皆或与河南固始人迁入有关。
                                             

                                                      广东电视台   刘甫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26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5-4-7 17: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甫,本土难得人才。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43

主题

3451

帖子

4378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78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5-4-7 18:56: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荆门话里的大舌颤音最值得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8

61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3451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5-4-7 19: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沈集那边说吃饭,都说吃换,起风说起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

主题

507

帖子

53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3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4-8 13:4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楼说的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3

主题

1569

帖子

1617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1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4-8 22: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哈数 发表于 2015-4-7 19:27
沈集那边说吃饭,都说吃换,起风说起烘

弹舌音是荆门话的标志,其他都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

主题

61

帖子

132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2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5-4-22 15: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cannel 发表于 2015-4-8 22:37
弹舌音是荆门话的标志,其他都不是。

襄阳也有部分弹舌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