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车水马龙的华新水泥厂如今成为“华新旧址”

黄棉成了黄石人吃虾子的地方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首席记者 梁坚义 记者 徐洁)一座城市是有记忆的,我们的成长时时刻刻地伴随着这座城市在一起成长。
当下,放眼望去,城市发展进程在加快,一幢幢新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直通“罗马”。繁华的背后,是一幢幢旧楼房的消亡和一条条大街小巷的没落。那山、那水、那人、那事、那建筑,在我们的印象中不断地消失。
我们也矛盾,一边是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一边是儿时记忆的精神留存。曾经寄托着无数期待与梦想的这些旧建筑,老地名,又该何去何从?
当我市文化名人刘浪的小外孙背诵世界著名地标时,刘浪摇头无奈,“黄石人都不记得黄石的地标,背世界地标有什么意思。”
当某厂有着悠久历史且工艺精湛的建筑要拆除时,老工人们几次向上汇报,但都没能挡住挖掘机挥舞的铁臂。
当原实验高中两幢苏联专家楼拆得七零八落时,人们只能用相机、用文字来留下它的记忆。
城市的建设,需要古典与现代相结合,如果都是高楼大厦,那就不是黄石了。
我们不希望,那些灭绝的动物只能在课本中看到;我们也不希望,那些消失的地标,只能在我们年老时,用苍白的语言向子孙模糊提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