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襄州妇女李女士,35年来饱受脑部肿瘤的折磨,如今这个肿瘤压迫神经,导致她吞咽困难、腿脚不便。几天前,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经过15个小时的努力,才将这个长达14.5厘米的肿瘤摘除。 35年前,李女士感觉声音嘶哑,一直没有重视。12年前,她的左前颈部长出一个肿块,还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两年前,她的左耳听力开始下降,最近又出现走路不稳的症状。上月23日,李女士就诊发现,她的一系列症状,都与脑部和颈部长的一个状如哑铃的巨大肿瘤有关。 据其主管医生蔡利介绍,脑肿瘤的发生率仅为万分之一,而李女士所长的肿瘤名为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发生率仅为脑肿瘤的千分之二。该肿瘤从颅内生长到颅外,与脑干、小脑及诸多神经血管形成紧密粘连,手术时稍有不慎,患者轻则瘫痪,重则可能昏迷并死亡。3月30日,经制定周密手术方案后,李女士被推上手术台。主刀的神经外科主任敖祥生介绍,一般的神经鞘瘤质地较柔软,部份瘤体可通过吸引器吸除,但由于李女士的肿瘤“年龄”较大,至少长了35年,其质地较硬,像老了的丝瓜一样出现纤维化,专家们不得不用显微剪刀将其剪碎,再一点点钳除。3名专家经过15个小时的不间断手术,才完全将这巨大肿瘤清除。 目前,李女士的生命体征平稳,经治疗观察后即可出院。据悉,该手术也是襄阳市首例极外侧入路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肿瘤切除术,其成功也标志着襄阳神经外科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