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升 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根据规划要求,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将合力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着力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这对黄石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其中,黄石要做的文章很多,窃以为,黄石首先要做足地利方面的文章。
黄石的地利在哪里?
水陆联运上的枢纽地位。首先,黄石是鄂东南的大门,东连沪宁,西通汉渝,是鄂、赣、皖三省交界的交通枢纽,到长沙的公路里程也不过400公里,距离武汉、长沙、南昌三个中心城市的半径都不大;其次,依托长江和武九铁路,黄石还能够沟通京广、京九两条纵贯南北的经济大动脉,其位置形势,就像英文字母中的“H”形状,而黄石恰好就在这中间的一横上,可谓占尽了东西便宜。这样的腹地位置,可让黄石领略三个城市群的八面来风,真乃得天独厚!黄石如能穿梭其间,善加利用,不断吸收各家的优势,实现快速、优质发展。
富足的城市拓展空间。早在2013年初两会期间,黄石市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蓝图框架就已经勾出。“借东钢搬迁之机,盘活老下陆;推进跨江战略,升为省级战略;敞开花湖,设立商务区;借武黄城际,建团城山西部商业街;沿江发展,打造富河风景线……”蓝图框架,让我们看到了黄石的城市拓展空间非常富足,足可筑巢引凤,为来黄投资创业者提供安居乐业之所。在这一素材上,黄石一是要造好声势,做好对外宣传;二是要搞好规划和布局;三是要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监管,确保城市拓展进程中的平稳、健康和有序,要让黄石富足的城市拓展空间,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一大诱因。
有城市建设所需的许多就地之材。乡土教材《黄石地理》载:黄石硅灰石已探明的储量占全国首位,用它精制的瓷砖和壁画具有画面清晰、色彩鲜艳、抗酸防腐、经久耐用等特点;黄石出产的大理石,蕴藏量特别丰富,在国际、国内都颇负盛名,曾为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中国美术馆和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提供过材料;大冶灰岩的地质储量,据初步估计,也有200亿吨以上,是生产建筑水泥的优质材料。这些材料,既可供黄石城市建设自身的内需之用,亦可为中游城市群建设提供方便,无虞之粮草,黄石本土和外商如能对这些便利之材善加开发和利用,既可利人,也可利己,实现双赢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