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法人员突击检查校园小卖部食品安全状况 8日,楚天快报报道樊城整治校园周边“五毛食品”的消息,引起市民关注。当天,不少家长反映,襄州区多所小学内外,也有商店向学生销售“五毛食品”。 昨日上午,襄州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该区两所小学进行突击检查,暂未发现有不合格的“五毛食品”销售。 儿科专家表示,长期大量食用含有大量添加剂的“五毛食品”,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危害较大,希望孩子们能尽量不吃或少吃。 家长投诉校内商店出售五毛食品 “樊城区开始对五毛食品专项整治了,我儿子就读的襄州区的学校周边也在卖,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关注。”8日,38岁的市民王先生反映,他7岁的儿子在襄州区实验小学上一年级,自从上小学后,孩子迷上“五毛食品”,每天都从家里拿钱到学校门口买。因为担心这些小零食不卫生,他们总是制止孩子在校外买,但没想到,前两天,他听儿子说学校里面的小卖部也有这些“五毛食品”卖。 除了王先生,市民柳女士也对校园周边的“五毛食品”深恶痛绝。 柳女士说,前段时间,她的女儿放学回来时带回一包花五毛钱买的彩色软糖,她发现这糖像绳子一样坚韧,担心不安全,就坚决没让孩子吃。“每次去接孩子,总能看到很多学生围在学校内外的小商店购买‘辣条’等各种各样的廉价零食。这些小零食售价才5毛钱,颜色鲜艳、香味浓郁,会不会加了什么非法的东西?孩子吃了能让人放心吗?”柳女士忧心不已。 记者探访发现,在樊城,襄城,很多中小学都有校内商店,也都出售有这种“五毛食品”。 食药监局不合格食品一律下架封存 昨日上午,楚天快报记者将家长们的意见反映到襄州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该局食品流通科科长肖建玲表示,“五毛食品”因包装简陋容易受微生物污染,而且很可能存在滥用或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确实安全隐患较大。 接到记者转达的家长投诉后,昨日上午,襄州区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当即对襄州区实验小学和红星小学进行突击检查。 9时40分许,执法人员来到襄州区实验小学校园内的小卖部。在该店销售的“五毛食品”中,仅辣制品就有10余种。执法人员对这些食品的进货台账、小票,以及外包装袋上标示的执行标准、食品流通许可证号、QS标志、保质期等均进行了查验,暂未发现违规之处。 10时20分许,执法人员到达红星小学时,正值课间操时间,校内的小卖部,被前来购物的小学生挤得水泄不通。不少学生熟练地从货架上挑选自己喜欢的零食。 经检查,该店相关证件也齐全,其所销售的小食品,未发现有国家抽检公示的不合格产品。 虽然检查未发现问题,但售卖的小零食中,仅辣制品就有30余种。一种“劲仔”牌盐焗鸡筋辣条,配料表中标示的食品添加剂达到16种;而另一种“欧阳柳南”牌薯条,标示的营养成分表显示,其每100克中钠含量达2593毫克,营养素参考值为129%,大大超过推荐成人日摄入量。 教育部门协调商店不卖“五毛食品” 检查暂未发现问题,但如果儿童长期大量食用“五毛食品”,是否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襄州区人民医院儿科医生王鹏飞表示,为了增加食品的口感,生产商会大量使用添加剂,如鲜味剂、食品用香精、甜味剂等,虽然生产符合标准,但如果儿童长期食用,这些添加剂在人体内就会累积,必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我们医院每个月都能接诊急慢性胃肠炎的学龄儿童,在询问病史时,这些患儿的家长大多都会说孩子喜欢吃校园周边的小零食。”王鹏飞说,目前虽无直接证据表明这些患儿就是因此发病,但由于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经常食用这些高热量、高钠的食品,不仅会因摄入热量过高而导致肥胖,也会影响正餐而导致发育不良。 采访中,多名家长表示,小学生大多缺乏对“五毛食品”的辨别力,呼吁学校能做个表率,先禁止校内商店售卖这种廉价零食。 昨日,襄州区实验小学校长郭玉凤称,校内的小商店,并非学校或老师开办,他们没有权力阻止小卖部卖这些合法的商品。但如果这些食品确实对学生健康有害,他们在下一步与校内商店签协议时,将协商其不要再售卖。下周一,学校将在全校教师例会上通知,让老师教育所有学生,不要再买“五毛零食”吃。 襄州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程吉长也表态,该局也会充分考虑家长们的建议,积极协调承包校内小卖部的公司,今后尽量只卖文具等产品,不再售卖“五毛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