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别比熊在荆门对沿江高铁(或称二通道)做出了原则性指示:在高铁站的选址上,要考虑对新区的带动作用,将高铁站设在漳河新区,同时要设在三环以内,方便市民出行。同一时段,荆州市也通过铁路研讨会的形式,发出了近期铁路工作的重点在于推动南北向铁路。
我认为这不是偶然,而是一个有计划的统一部署,回应了近期关于二通道的网络争论、街头签名等活动。从实际效果来看,有效地缓和、化解了各种争论与杂音,对团结稳定、加速推动铁路建设有积极意义。
据此推断,在决策层面,已就沿江高铁的线路大致走向有了原则性的意见:武汉经天门到荆门,而且天门、荆门的车站位置也已大致确定:两个车站都是东西走向,大致处于城区南部。
因为受350公里高铁的服务对象、技术标准等客观特性的制约,在天门与荆门两站之间基本按直线联接,不大会受人为因素干扰。把“天门出站端”与“荆门进站端”用直线相连,就基本拟合出了前天荆门电视台视频截图的大致线位,这也是为什么没有离沙洋城区更近设站的大致原因。当然这只是概念性的方案,后期会结合地质情况、沿线的结构物、拆迁量等因素,会有局部的调整,但大方向会基本不变。
这也可以看出别比熊一贯的工作作风:抓主要矛盾,不管细枝末节,强势推进。他要的就是荆门城区利益最大化,不允许有其他的干扰。我赞同这种思维,荆门城区的利益最大化,符合荆门大局发展的要求,对整个荆门的发展至关重要。
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都必须要有一个强势的中心。武汉发展了,湖北就在全国有话语权,就能获得更多的项目、资金、政策,才能更快复兴。天门的城区做强做大了,就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能招来好的项目落户,带领全市大步前进。
按这个方案实施后,荆门城区从此有了自己的高铁站,对荆门的意义不言而喻。周边的沙洋、钟祥乘车也不远,倒是京山稍微有些被动。但是这个线路方案最大的好处在于,给长荆线的升级改造,乃至新修孝感至荆门的城际铁路,留下了空间,埋下了伏笔。值得大家一起期待!
天门城区终于有了火车站,而且是最高大上的铁路,这是一个不错的结果。武天城际铁路完成了她的使命,正式退出了舞台,城际铁路的发车密度大、站点多,更利于天门与武汉的交流,所以还是有些缺憾。这个缺憾只有期待以后的武天高速公路来弥补。
随着二通道的建成,既有汉宜铁路的部分功能将转移到二通道上来,将会腾出很大一部分运能,服务于宜昌到武汉的城际交流,沿线市民乘车将会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近一个月来参与本线争论的主要几方(长荆、汉宜沿线;两荆、两门),其实都是这个方案的受益者。京山、应城的铁路建设留下了一个很美好的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