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我奖惩有必要,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自我奖惩会不切实际。”……近日,本报开展的关于小学生自拟奖惩方案的话题讨论,引发读者观点碰撞。 支持:自我奖惩才能印象深刻 “孩子自我奖惩很有必要,奖惩不是目的,但可加深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认识深刻了,留下烙印了,才会引以为戒。”太平店镇实验小学李光友老师对学生自拟奖惩方案、自主管理表示支持。他认为,如果教训不深,孩子犯错后得不到及时教育纠正,下次很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当然,奖惩的方法必须有所讲究、有所限定,一定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否则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好恶制订奖惩措施,有针对性。”读者李先生认为,小学生自拟奖励方案,写出了自己的真实喜好。如果满足了他们的喜好,会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小孩子的目标性不强,针对他们的喜好给予长期奖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反对:奖惩无度会让教育走偏 “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如果根据他们自拟的奖惩方案,一味满足他们的要求,会对孩子成长不利。”读者王先生认为,孩子在制订奖励方案时,会无形中提高奖励条件;可在制订惩罚方案时,则会相应降低惩罚要求,因此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不能用物质利诱引导孩子成长。”樊城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认为,小学阶段正是习惯养成阶段,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更需要循序渐进。“小学生年纪小,知识经验少,缺乏自我教育能力,长时间物质利诱,可能会让教育走偏。” 学校:家校联动修订奖惩方案 “小学生的自我奖惩方案,大部分是在学校、家长的监督下进行的。”松鹤路小学大队辅导员李厚芬介绍,在学生的奖惩方案中,家长的奖惩条件往往更加苛刻。“孩子们犯错了,学校的惩罚往往是罚站几分钟,而家长们会惩罚学生抄课文5遍、10遍。”李厚芬说,这也反映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 李厚芬介绍,对孩子们的奖惩方案,老师会进行修改完善,把不切实际的奖惩内容删除。“实施几个月来,学生们各方面的表现有了明显变化。”“学生实施自我奖惩以来,自我约束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晨光小学教师张霞说,学生自拟的白纸黑字奖惩方案,有家长签字,有老师、同学监督,实质上是一份承诺。不管落实程度如何,在学生内心已经形成了无形的约束力。 小学生自我奖惩意义何在?什么样的奖惩可以达到教育目的?欢迎参与话题讨论。电话、短信:15997279645,邮 箱:1571875635@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