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49|回复: 0

“医患双方须签拒红包协议”实行近一年效果显著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12

2820

主题

7280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304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5-4-15 19: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去年5月1日起,国家卫计委要求,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在患者住院时须和患者签订不收、不送红包协议。该措施推行近一年,红包在医院绝迹了吗?

红包变成了预收款收据

4月6日,66岁的丁明凤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诊断他患了右侧额窦、左侧筛窦等疾病,需住院手术治疗。

丁明凤的主治医生叫金鹏。虽然金医生仔细询问了病史、用药史等,并认真地做了检查,丁明凤的老伴徐友祥仍觉得心里不踏实。

入院第三天,金鹏为丁明凤做了手术,手术很顺利。

4月10日中午,为了表达谢意,徐友祥悄悄往金鹏的口袋里塞了一个800元的红包。没想到,当天下午,金鹏将这个红包换成一张800元的住院预付款收据,送到丁明凤的床头。他嘱咐老人:“出院时,带着这张收据到收费处结账。”

仍有病人送红包医生很无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了表达对医生的谢意或希望得到医生更多的关照,仍有一些病人给医生送红包。

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立军坦言,从2014年5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他共收到约5000元的红包。“这个数字与之前的差不多。”收到红包时,刘立军会尽量当场退给病人。实在退不了,他就将钱悉数存入住院费中,然后将收据交给患者。

从医26年来,病人给刘立军送的红包中,少则一两百,多则上万。他说:“手术前拒收红包,病人或家属会觉得医生对手术不用心或者没信心,进而担心手术效果。”

曾有一名病人家属在手术前硬塞给刘立军2万元现金,为了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刘立军收下了,但手术一结束,他就把这笔钱退给了病人。“退红包或者采取别的折中办法,同时向病人解释‘不收红包并不影响手术效果’,很浪费时间。”刘立军说,“病人给医生送红包,实际上给医生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在无形中增加了医生的思想压力和负担。”

协议提醒患者重新认识医生

“签订拒红包协议只是一种形式,不送、不收红包真正靠的是自觉。”徐友祥这样认为。

与丁明凤同病室的恒先生告诉记者,他虽然没有送红包,但医护人员对自己的态度很好。“以前对医生的认识都是道听途说。”

“医生有正当的收入,绝大多数医生敬业,遵守职业道德,不会用是否送了红包来区别对待病人,况且医疗行业有自己的行规,医生要接受各部门的监管,他们也不想因为收红包而砸了自己的饭碗。”刘立军认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拒红包协议”可有可无。不过,签协议能够让病人明白“医生不是冲着红包去的”。这一纸协议可以让他们心里踏实。

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王宁也认为,“拒红包协议”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给医生和患者提个醒,“在医患关系逐渐好转的今天,希望患者重新认识医生”。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