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10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碧翰烽:唯一没有买官的党委书记该怎么用?
新华网4月16日报道 15日,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发布文章,揭秘菏泽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刘贞坚受贿案公诉幕后。根据文章,指控刘贞坚的44笔犯罪事实中,除有3笔计118万余元收自企业、个人贿赂外,其余该案取证对象超过100人,44本卷宗和41张同步录音录像光盘装满两辆小推车。起诉书共指控刘贞坚44笔犯罪事实。除3笔犯罪事实共计118万余元系收受企业、个人贿赂外,其余41笔犯罪事实共计739万余元,均系其收受下属贿赂,为下属谋取职务调整方面的利益。41名下属为了职务调整向刘贞坚行贿,占刘贞坚受贿总数的86%。据了解,此案涉及巨野县县级干部7人、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10人,全县18个乡镇只有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未向刘贞坚行贿。
在刘贞坚主政的那几年,一个未被证实的说法是:乡镇长5万—10万元,乡镇党委书记10万—20万元,县直部门“一把手”20万元。
对于这些行贿买官的干部,已经全部给予了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对于唯一一名没有买官的乡镇党委书记,记者曾辗转找到该书记采访,被婉言拒绝。据知情人士透露,该书记为人耿直,不善交际;同时,该镇是农业镇,经济基础差,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应该说,在今天腐败严重的官场,并非没有洁身自好之干部,也不是人人都会受制于环境的影响。否则,今天也就没有谁来反腐了,也就没有任何进步了。对于今天广大的公务员来说,并不是某些人口中所说的“人人即贪”,部分贪官和腐败分子,的确已经令这个群体蒙羞,但不能就此全盘否定掉这个群体。所以说,贪官是贪官,公务员是公务员,不能把他们完全划上等号,这不符合实际。
对于这起罕见的买官卖官案,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一是“一把手”的权力问题,尤其是官员的选拔任用问题,如何更加民主、更加公正,是一个急待破解的难题。象这样“一把手”说了算的干部任用现象,恐怕绝不只是这个地方,许多地方都会是有的,只是涉及面和行贿受贿的程度而已。
二是关于老实人不吃亏的问题,也就是清官孤独的问题如何破解。应该说,这位唯一幸免的党委书记是一位老实人,当然我们得知他当时的真实动机,也许是看破官场,也许是自守底线,也许是碌碌无为,还也许有其它的因素。但不论怎样,他在当时那种人人买官的环境,还能守住,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那么,对于这位党委书记来说,在当时的官场肯定是一个异类,还可能遭遇排挤。但恐怕到了今天,也说不定会遭遇排挤,不会受到重用。当然,这只是一种揣测,这位党委书记未来究竟会怎样用,是好官,还是庸官,亦或是其它的什么官,也其实考验着当前的用人体制。
三是关于用人潜规则盛行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当今官场的潜规则还是比较盛行的,虽说当前反腐整风已经改变了一些潜规则,但恐怕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改观,尤其是象用人方面的,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老实人吃亏、投机钻营人得利;会干事的不如会玩的;没关系没后台的不如有关系有后台的,等等,恐怕还在变着法儿大行其道。
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用人导向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影响着整个官场的风气与走向,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所以观察一个地方的风气如何,你只需去看,它所用的都是些什么干部,都是些什么样的干部在当官,就可以知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