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32em] (记者董利)18日晚,纪录片《天门糖塑:承载着旧日时光的甜味艺术》亮相湖北卫视《中国No.1》栏目。色彩绚丽、造型精致的糖塑作品勾起不少观众儿时记忆:“真想再回到过去买糖人的时候。” “源于唐朝,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糖塑形,质朴中彰显大雅之美”——时长15分钟的《天门糖塑:承载着旧日时光的甜味艺术》,从天门糖塑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开始介绍,将糖塑原料、制作手法、技法分类、糖塑题材、糖塑特点等一一呈现。一团毫无生气的糖,经过在糖塑艺人搓、捏、团、挑、揉、按、压、擦、拨、画后,变成了栩栩如生、人见人爱的麒麟送子、三英战吕布、西天取经、狮子滚绣球等糖塑作品,观众不禁惊叹:“真是活灵活现”,“这也算是舌尖上的天门艺术之一”! 与一些传统美术、手工艺等非遗项目一样,天门糖塑也因难觅新一代传承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纪录片也关注了天门糖塑的现状:1985年有糖塑艺人三十余人的小板镇,随着老艺人的去世,目前还能做糖塑的艺人仅六七人,平均年龄也有七十多岁。传承天门糖塑,仍然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