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392|回复: 2

浅谈做好公安交管网络舆情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丹江口市交警大队网络发言人,电话:0719-5210558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07

主题

754

帖子

1324

积分

实名认证机构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324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5-4-22 10: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成为广大群众表达诉求、发表意见、发泄情绪的重要方式,直接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导向。作为公安交警部门,在交通管理工作和警民关系建设中,网络也成为群众了解交警、评价交警、影响交警,甚至参与交警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网络是把“双刃剑”,做好网络舆情工作,已成为公安交警部门公共关系的重要内容,如何适应网络时代发展,把握网络舆情特点,积极开展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工作,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切实做好网络舆情工作,本人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几点体会。
一、几点做法与成绩
  据统计,近年我局涉警网络舆情特别突出,其中涉及交通管理方面就占88%。2011年3月,分别在省荆楚网、十堰市秦楚网及丹江口市水都网实名注册交警在线,交警在线注册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爱护和同志们的耐心帮助下,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关注、收集、整理、回答与千家万户紧密相联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对网友的各种提问,无论上班还是下班,都长此以往,认真及时耐心地予以回应,答疑解惑,不厌其烦,客观公正。“勤、慎、快、巧”的特色答复方式,热忱沟通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广大网民的认可、肯定、敬佩与喝彩。"交警在线”被网友亲切的称为“我最喜欢的网络发言人”。2012年-2014年,丹江口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连续三年被《湖北日报》“荆楚网”授予“全省网络民意回复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全省10个获奖单位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县级城市获奖单位。
      (一)与政府网站建立正面引导舆论协作机制。积极与政府部门进行协作,开辟交通信息专栏,及时将工作开展情况,群众关心的热点解答等发布在政府门户网页上,始终坚持加强网上舆情的搜集分析,提高舆论监管、引导的预见性、针对性,把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作为一项基本功来抓。同时,利用QQ、微博等形式,开设大队网络宣传阵地,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拉近了网民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心理距离,增强与公众互动的功能,增强与群众沟通,增强普通网民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度和支持度。对于涉警舆论舆情,我们及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从而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如:2012年元宵节晚间,我市大桥头发生了一起一死一伤的恶性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有网民无顾事实真相在水都论坛、东湖论坛等接连发了“烟花晚会后大道交通事故?”“元宵节惨案的一点儿陋见?”“市民惨遭车祸一死一伤?监管不力谁来买单”等帖子,故意混淆事实,蓄意闹事。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及时发布新闻通稿并及时通报了对该交通事故的调查进展情况,表明了警方将严肃查处肇事驾驶员的态度,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在第一时间发布警方的最新调查进展,挤压了部分网民炒作的空间,同时广泛发动网评员上网发帖引导舆论导向,避免了媒体的进一步炒作,把事故负面影响降低到了最小。
     (二)与《水都网》建立涉警舆情通报的合作机制。目前,我队与《水都网》等本地主流网站建立涉警舆情通报的合作机制。网站的论坛版主一旦发现有涉及警方负面形象的发帖或跟帖,都会在第一时间通报给大队舆情引导联络人员,由大队进行研判,采取妥善的处置措施,防止形成大规模的炒作,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我们还结合“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活动,与市广播电视台、水都网等媒体联合开设交通安全宣传专栏,大力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杜绝各类交通陋习。近年来,先后在市广播电视台、水都网开设交通安全专题宣传活动189期;在市电视台举办“警方会客室”,与市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交警在线”栏目,解答群众的咨询、建议,主动回应群众质疑、接受社会监督。
    (三)与群众沟通联系建立纽带和桥梁机制。目前,“交警在线”已成为大队与群众沟通联系的一个重要纽带和桥梁,对涉本警种的负面舆情,我们积极主动引导。同时,为了搞好交通安全宣传,我们撰写了《我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生的规律特点及预防对策》、《警惕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的危害》、《浅谈农用车事故原因及预防对策》等文章。先后被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日报网、中国交通警察网、湖北省平安行、十堰日报、十堰晚报、丹江口专刊、丹江口市水都网等媒体采用。春运期间,我们适时发布“交警温馨提示春运安全”、“行车回家过大年,雨雪天气保安全”、“冰雪阴雨天怎样开车更安全”、“怎样过马路才安全”、“警惕,疲劳驾驶的危害”等贴文,为驾驶员等网民朋友提供交通安全信息服务,受到网民的广泛好评。
    对群众网上咨询,虽然我们认真回贴及时还原真实经过,但是仍有少数网友对交警部门表示质疑,这显然对交警部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过我们长期工作总结的经验,发现类似情况虽然不可能永远杜绝,但只要我们坚持以事实说话,以理服人,不遮掩,不推延,大多数网友最后都是能够明辨是非的。
       当然,我们在一线执法过程中,特别是在群众工作和语言艺术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随着网络发展的日益成熟,广大网民对待网络信息的态度也向趋于理性的方向发展,而突出表现就是一些客观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就我市交通管理工作而言,目前,意见、建议类网络舆情信息能占到全部涉警舆情的68%以上,成为群众表达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意见诉求的重要渠道。仅2014年,交警大队通过水都论坛等网络平台,收集了群众对市区道路交通规划、交通标识标志设置、交通安全整治等方面的信息达122条。认真解答及时回复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326条。针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突出的问题,我们认真开展实地调研和群众走访,新增、完善了城区道路交通设施,并针对群众反映的涉牌涉证、随意闯红灯、噪音扰民、交通堵塞、校车超员等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有效解决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群众反映的焦点,对推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几点体会
      1、组织安排、领导重视要到位。任何工作,领导重视不重视、安排到位不到位,结果会差别很大。为了更好地加大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我们及时与局政工室、网监大队等单位联系沟通,及时查找网络舆情工作的不足。认真挑选政治可靠、法律知识丰富、熟悉网络语言特点的民警组成网上舆情引导专班,明确任务,分工负责,通力协作,密切关注“水都、秦楚”等论坛可能引发负面影响的网上涉交警舆情,充分发挥方向标的作用,通过发表帖文进行网上顶帖、跟帖,引导舆情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
      2、跟踪管理要到位。因交警工作流动性强,交警业务涉及面广等特殊情况,我们在加强网评员管理的同时,要求各科室主要负责人每天要上网浏览,掌握各种警情,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水都”“东湖”等论坛上,“交警在线”的回复永远是最及时的,面对网友的疑问,我们总是尽可能的在第一时间做出积极的回应。
      3、法律宣传、奖惩要到位。我们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不仅以“交警在线”在论坛、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上创办相关板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更是在小区、学校、甚至街道等能直面人民群众的地方进行高效的法律法规、交通安全宣传。
   为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我们认真制定奖惩机制,做到责任追究到位,奖惩力度到位,极大地调动广大民警工作积极性。根据大队下发的《关于对信息调研和通讯报道进行奖励的通知》我们制定了很好的奖惩机制并坚决予以落实。
       三、几点思考
   1、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回应负面舆情。新时期,公安交管这样的执法部门,必须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积极回应网络负面舆情,第一时间公开事实真相,以负责任的姿态对群众做出解释和回答。如果不及时回应,网民会有“沉默等同于理亏”的想法,不免会进一步激发群众不满情绪。这一点在去年年的新交规颁布是表现的尤为明显,那段时间因为不习惯有很多网友对“新交规”提出各种质疑,我们都积极的予以耐心解答,现在经过三个月的检验,“新交规”已一步步的深入民心,得到了人民群众们的广泛支持。
       2、要坚持客观原则,提高网民的认可度。不可否认,当前,我们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还有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特别是随着驾驶人和机动车数量的激增,以及广大群众对出行环境不断提出新的期待和要求,同时,我们的交警队伍、辅警队伍、协管员队伍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对待负面舆情绝不能简单地推拖和遮掩,只有敢于承认不足和错误,客观地面对问题,实事求是地公开问题,勇于自我检讨和改进,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信任,因此,网络声音不但必须有回应,而且回应的声音必须客观、中肯、有公信度。
      3、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提高突发舆情应对能力。实践证明,如今,对网络舆情特别是负面舆情简单的正面回应,已不能达到有效扼制其传播和漫延的目的,对于挽回影响和形象来说远远不够,必须积极主动地引领群众的情绪和意识向着关注事实、尊重真相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对正面的回应有一股“推动”的力量,即培养自己的“舆情评论员”队伍,在突发舆情事件时,对负面信息及时提出质疑、给予反驳,防止负面信息“一边倒”,缓和群众情绪,给调查事件和全面回应等工作开展赢得时间。为此,我们交警部门应当积极建立自己的窗口,建立各种交警实名的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给自己提供一个有力的发声平台,让信息更加畅通直观地发布出去。
      4、要完善网络舆情工作机制,提高反映问题的办理力度。切实提高群众反映问题的重视程度与办理力度,并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是逐步改善舆情环境的根本和关键。要对所有网络舆情信息进行调查核实,及时解决、回复,并逐项跟踪督办,及时解决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同时,通过定期的舆情信息综合研判,及时发现队伍管理和业务监管苗头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在逐步改善网络舆情环境的同时,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35

主题

195

帖子

220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20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东莞市 2015-4-22 10: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好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