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如何看待80、90后”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说他们是没落的一代;有人说他们是叛逆的一代;也有人说他们是更加自我的一代,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在对他们过多批判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呢? 众所周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八零族的“职业青年”和九零后“新新人类”更早地体会了生活的压力,更早地接触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更早地经历了情感的冲击。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就成为更现实的一代,更早并更清楚地懂得自身价值的一代。君不见强震冰灾面前,活跃在灾区一线的八零族和九零代,他们无怨无悔,热心奉献,为青春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君不见在奥运场上英姿飒爽的年轻身影,他们奋力拼搏,争金夺银,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力量和风采!君不见在社会每个角落默默无闻地奉献爱心的热血青年,他们雄心不灭,斗志尚存,随时为理想整装待发!……这才是八零族和九零代心里最真实的声音,也是他们始终努力奋斗的方向。 在中国越来越受欧美文化熏陶的同时,“个性张扬”也成为八零族和九零后的新宠。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娇生惯养的一代,恰恰反映他们是敢于挑战自我、敢于实现梦想的一代。值得一提的是,八零族和九零后有很大的差别,一方面是宏观上的,风格上的;另一方面是微观的,心理和思想上的,但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他们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一风格在九零后更为彰显。为了实现理想,超越自我,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苦练内功、提高技能,在别人团圆、嬉闹之时,陪伴他们的只有无情的眼泪;为了追求爱情,他们身心疲惫却矢志不渝,虽失败也勇敢,虽伤感亦欣慰。这就是八零族和九零后的真实世界——内心万千的泪水在人前化作一串浅浅的微笑。 八零族和九零后在叛逆的同时,成为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潮流、新改革的中坚力量。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他们注定要成为独挡一面、勇于创新、善于改革的一代。时代发展瞬息万变,在这个信息化和经济化时代,谁能够掌握最先进、最可靠、最快捷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那么谁就能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优势。我们不能被动掌握信息,要靠最先进、最尖端、最精准的科技武器获取最前沿的资讯,并依托有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把它们转化为生产力,这既是历史的使命,也是八零族和九零后面临的最大挑战。 曾有人担心:八零族和九零后在越来越自我的同时,中国上千年来亘古不变的文明会不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呢?答案是否定的。文明最核心的内涵要继承创新,并非一成不变。时代的发展赋予文明更深层的涵义,由分散到集中,由个体到群体,由感同到认知,由历史到现在,都是历史延续与变革的结果,八零族和九零后并非文明颠覆的主流力量。 请摆脱偏见与狭隘吧!让我们共同关注八零族和九零后,尽己所能帮助他们摆脱悲观颓废、玩物丧志的困扰,充分发挥他们夸父逐日般,嫦娥奔月般,唐三藏西游取经般的大才大智,共同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