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黄石”舰,舷号502 
孟加拉国“阿布·巴卡尔”号,前身为“黄石”舰 
“南充”舰(65型火炮护卫舰),502舷号前身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首席记者 石教灯 记者 刘修强) 5月6日,中国海军又一艘战舰以“黄石”命名。这是中国海军第20艘服役的056型护卫舰,同时也是中国海军第二艘被赋予502舷号和“黄石”舰舰名的海军舰艇。昨晚,本报记者连线该舰副舰长王峰,讲述该舰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功勋舷号502花落新“黄石”舰 这两天,有关“黄石”舰的新闻成为各大媒体的焦点。
在诸多评论中,“复活”、“回归”是高频词。
回归——因为它是中国海军第二艘被命名为“黄石”的战舰。
第一代“黄石”舰是中国海军自行研制建造的053H2型护卫舰(江湖III级)首舰。
该舰于1984年10月15日沪东造船厂开工建造,1985年12月28日下水,1986年12月15日服役。2013年4月27日,第一代“黄石”舰服役期满。
2015年5月6日,同样是在北海舰队,第二代“黄石”舰横空出世。
复活——因为它是第二艘被赋予502舷号的中国海军舰艇。
舷号502,曾属于中国海军功勋战舰“南充”舰。该舰1969年服役,系65型火炮护卫舰。 1988年,中国与越南在南海爆发“3·14”海战。“南充”舰与海军531、556舰组成编队,击沉越军军舰2艘,击毁1艘(后在拖带中沉没),震惊全世界。
1995年,“南充”舰退役,其舷号从此封存。
20年后,502再次出现,是与“黄石”舰在一起。
海军新型战舰再次以“黄石”城市命名,而且还继承了功勋舷号,不少网友表示“惊呆了”。
新“黄石”舰有啥尖板眼? 5月6日,“黄石”舰正式入列。望着心爱的舰船,“黄石”舰副舰长王峰少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全体官兵好似迎接回了自己的新娘子一样。”他说。
该舰属于056型导弹护卫舰,长89米,宽12米,满载排水量1300吨,采用深V、长桥楼船型,适航性较好,可提供较大的舰体空间。
全舰采用隐身设计,舰体外飘,上层建筑内倾,形成一条贯穿舰体前后的折线,舰面上的设备如小艇、鱼雷发射管都遮蔽处理。舰艉部设有直升机甲板。舰上配有1门76毫米舰炮,2门30毫米机关炮,4枚反舰导弹,8枚海红旗-10防空导弹和2座3联装反潜鱼雷发射器。
为了能够熟练使用这些“尖板眼”,“黄石”舰全体官员仍在不断训练中。
“我们舰上的全体官兵信心满满,决不给黄石人民‘掉链子’。”王峰表示,将努力把“黄石”舰打造成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海上尖兵。 谁会是首个服役的黄石人? “黄石”舰以黄石城市命名,血脉相连。舰上是否有黄石籍官兵?
王峰笑着回答:“暂时还没有。”
他介绍,“黄石”舰官兵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湖北,可遗憾的是,暂时还没有黄石籍官兵上舰服役。
采访期间,王峰亲切地将“黄石”称作“家乡”,字字句句“咱们,咱们”。
“黄石有山有水,是座很温馨的城市!”他说,虽然没有到过黄石,但舰上官兵通过网络,对黄石已有一定的了解。
“下步争取选拔优秀的黄石籍新兵服役‘黄石舰’,让‘黄石舰’名副其实,同时希望家乡的《东楚晚报》多多打广告!”王峰笑着告诉记者,“黄石”舰作为黄石的一块流动热土,是黄石走向世界的又一亮丽名片,是黄石人民心中永远的守望与牵挂。黄石也是“黄石舰”全体官兵的第二故乡,合适时候还要“回家”参观学习。 老“黄石”舰去了哪? 1986年12月15日,“黄石”舰入列东海舰队,后调整至北海舰队。
2013年4月27日,“黄石”舰退役,服役27年。
不过,该舰的使命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2014年1月27日,“黄石”舰改头换面,加入孟加拉国海军序列,并拥有了新的名字——“阿布·巴卡尔”号,舷号F15。 邓小平亲自签署“黄石”舰命名命令 黄石与中国海军,有着很深的渊源。
上世纪80年代,国门初开。中国海军舰艇技术人员开始接触西方的先进思想,并逐渐摆脱苏式舰艇的传统路线。在这种变革的影响下,中国第一艘具备防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能力的新一代导弹护卫舰横空出世。
1984年10月15日“江湖”III型导弹护卫舰首舰(舷号535)在沪东造船厂开工建造,1985年12月28日下水。1986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亲自签署命令,同意该舰以黄石城市命名。
为何选中“黄石”?
其原因有两个。
一个与刘华清上将有关。在任海军司令员和中央军委副主席期间,将军力主中国海军发展航空母舰,并主张建立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将军出生于湖北,对家乡有很深的情结,所以将中国当时最牛的导弹护卫舰以湖北的城市命名。
二个与马龙将军有关。他出生在黄石大冶市殷祖镇马对于村,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0年任华东海军第六、第七舰队司令员,1975年任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1977年3月28日在一场车祸中遇难。命名“黄石”舰,是对将军的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