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501|回复: 2

[文坛茶馆] 父亲的盛年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0

59

主题

181

帖子

520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2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5-5-10 08: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秋雨梧桐99 于 2015-5-10 08:49 编辑








盛年的父亲像一团火焰。火焰燃尽,父亲蜷缩在病床的一角,喋喋不休地嚷道:“我要去住养老院,那里有人陪我玩,还能和我说话。”
其实,对父亲我是颇为腹诽的。幼时,屈于做女儿的身份,成年后,又碍于牵着衣襟的女儿,一直没敢吱声。
我不记得父亲温情的面容。“等你‘幺幺’回来不揍死你。”母亲似乎习惯了这样惩戒一向调皮捣蛋的哥哥,但通常也能奏效。哥哥是老大,乳名“福命”,据说是喜得长孙的爷爷给取的,贱名好养活嘛,这还不算,连称呼都得改,于是下面的兄妹仨,一起沾了哥哥的福气,我们齐声称呼父亲为“幺幺”。
父亲排行老二,与同样固守祖上老屋的爷爷一样,据说就连我的祖爷爷也数老二。以至于我的伯母在连得两个孙女之后,恨恨地说:“他们李家就是发二房!”何为发?我一直没有弄明白,或许是因为大伯早年戍边,中年携家返乡,个中甘苦颇具玩味吧,幸好那时我的姑夫能帮着找到接收单位,但姑姑提出帮忙的条件是:我的奶奶从此跟着大伯一家生活。
其实,父亲是有愧于大伯的。父亲虽然从事教育,但早年却就读于武汉工商学院。听姑姑讲:那年,一个远房的大伯在邻县的商业局任局长,为我的大伯谋到了一个上学的名额,便将通知书托一位亲戚带回来,亲戚一路寻来,巧遇了毕业在家闲荡的父亲。那亲戚也是个忙人,交了差事也没进屋。父亲得了通知书也不声张,一个人悄悄去报到了。我不知道那个时候的学校入学是如何管理的,或许父亲与大伯年岁相差不过三岁,抑或那时的大学(实为中专)不需要考试,以指标和推荐为凭吧。总之,爷爷奶奶也说不清事情的原委。一如,我也不曾见他们,连同大伯在内似乎都没有责怪过父亲。反而,等我成年后,老听姑姑说:“你爷爷呀,最喜欢你“幺幺”,数他最精明。”
试想,这算不算是一种责怪呢?
父亲一向是不会委屈自己的。父亲有一些年月应该是在家做农活的。记得小时候,奶奶老是念叨,父亲原本分在武汉工作。58年闹饥荒时,鼓励城里人返乡,饿不住的父亲便跑回了家。我的家乡是有名的黑土坪,盛产红薯,想来填饱肚子,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一是我还那时年龄太小,二来当时都是生产队集体劳作,后来听说父亲那时担任大队会计,大约也不至于干多少体力活吧。等我懂事时,开始实行分田到户,那时的父亲早已落实了政策回到讲台。但是术业有专功的父亲,没等站多久,就从事了学校的财务工作。只是每到春耕、秋收时节,父亲的身影总是迟迟不回。那时年近八旬的爷爷是家里的主劳力,犁地、耙田、赶耖,爷爷将“草头”(稻谷捆起来)捆成平常的三分之一大小,便于我和母亲能挑得动,而秋收后卖谷子却是属于父亲毋庸置疑的权力。以至于初懂人事的我,常常因为找母亲讨不到零花钱,而报怨母亲的无能。
不论我报怨与否,疏于稼穑的父亲,在家族中的地位永远是绝对的。父亲在乡间取妻生子,不是长房,但守着长孙,赡养着爷爷,俨然取代了大伯的位置。儿时的老屋成为了姑姑们与下一辈的表兄妹们欢聚的乐园。
儿时乡间的生活是极清贫与简静的。小时候最向往的一件事,莫过于牵着奶奶的衣襟去城里姑姑们的家,那一种心情,一点也不逊色于儿时的女儿听说周末,可以带她去公园玩时的兴奋劲。后来,奶奶真的遂了心愿,搬去了城里的大伯家。我以为奶奶是快乐的,我甚至开始有些羡慕起奶奶来了。特别是下雨的时候,奶奶多好啊,再也不用半夜惊魂,拿个塑料盆放在床顶的蚊帐棚上接漏水了,也不必担心哪一天房顶会塌下来。
没有了奶奶的陪伴,爷爷开始变得有些唠叨。自说自话:女儿家家的,不要早出嫁,要像你的姑姑们一样二十六、七也不迟。好在那年我才十六岁,任凭掰断指头,也还够得,望了又望。
这时的父亲,事业开始风生水起,担任了一所中学的后勤主管。等爷爷扬净了场院上最后一掀麦子。父亲带回了一帮操着江浙口音的泥瓦工,开始运石起土,傍着摇摇欲坠的老屋,在正北的菜地里,竖起了一座敞亮的院落。房屋呈“明三暗五”的规制,白墙红瓦。随后,又陆续修齐了附属屋,如:厨房、农具、牛舍猪圈,以及高高大大顶着檐子的院门。学过绘画的父亲,颇有些美学的感观,弄来好些乡下不常见的,诸如月季、茉莉、虞美人、万年青、樟树等花草树木,就连张贴的年画也是很雅致的水墨色。有一年父亲带回一轴长卷挂在堂屋里,上面有大朵的大丽菊,我第一次识得了这花。那时的乡下倒是十分盛行贴明星、胖娃娃等一些红绿色的民俗年画,不过院门上照例得贴上那种大红门神像,同亲乡邻们的门上一模一样。如今,我在家里也只喜欢挂自己认为有品位的字画,以至于女儿常说,有几家愿意和你一样挂这些?每每此时,我总会不自觉地怀想起儿时的那间堂屋来。就像妹妹后来考取了工艺美专时,父亲露出了少见的乐哈哈的笑模样。大约,这也是妹妹和父亲最为亲近的缘故吧。
陪着父亲跪拜在河堤岸爷爷的坟前,新建的工厂占据了老屋不远处的那块祖坟地,如今连归葬之地都挪动了的爷爷,假若能从土里爬出来,会不会指着父亲的鼻子骂?那年父亲意欲卖老屋时,爷爷硬是骂断了自己寸步不离的那竿长烟杆,记得那天,父亲的话没落音,爷爷操起手边的长根杆就打,亏得人高马大的父亲一双长腿闪得快,倒是苦了爷爷的烟杆,脆生生地气成了两截。可我那时,倒是十分赞同父亲的,一生对父亲颇有微词的我,似乎只有在这件事上,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暂时离开了乡村的我,十分不情愿每个周末,必须去走那条通往老屋的泥巴路,是我痛惜那双新买的丁字皮鞋么?抑或,我太贪恋城市光鲜靓丽的柏油路?那时的我,开始嫌弃老屋连同那座村庄,讨厌乡下的蚊子、苍蝇,连同饿了就嘴拱门、哼哼叽叽的那头黑猪;讨厌土锅灶台上,怎么也擦不干净的,那些黑糊糊的油渍沾上我的花裙子;讨厌从小看到大,一成不变的风景,总是稻谷、小麦、油菜的,种了收,收了割,还有门前的打谷场上那一头大、一头小的石磙。今年碾了来,明年碾了去,吱吱呀呀的。我长大了,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外面的世界。我甚至有些厌烦老迈的爷爷越来越唠叨,尽管我用不着再背负爷爷给我规定的那个嫁期。
时间像个轮盘,转呀转呀,爷爷毕竟老迈了,能撑的日子不多,终究还是让父亲遂了心愿。
爷爷走了的那年,父亲便以5000元的价格卖掉了老屋,我们举家搬离了村庄。是父亲将我们的根从艰涩的土地里拔起,让一支血脉从此鲜活地游走在城市宽阔的马路上。
退休后的父亲依然生龙活虎。那一年,赶上了区里的土政策,50岁一刀切,内退。本以为父亲会与那些遭遇此劫的同仁一样愤愤然,可父亲径直就去了商场。那天的阳光很好,父亲扛着银灰色的行李箱示威似地行走在校园里。回家让母亲装了几件换洗的衣物,打的去了机场,潇潇洒洒地直奔京城而去。嫂子也是贤达的女子,尽管皇城脚下长大的长孙没有喝过一口老家的水,还是欢欢喜喜让小孙子天天伴着爷爷睡觉,陪着爷爷游遍了京城的名胜古迹。
倦游归来的父亲,便开始了他长达十余年无拘无束、无牵无挂,我行我素的悠闲生活。父亲退休后的生活呈三部曲——麻将、烟与酒,排在首位的麻将是父亲的最爱。
每天自然醒,照例出去过早,然后直奔老地方,一壶茶,几个老友,牌友无疑。那茶室的主人也殷勤,连带着午饭包圆儿。
与弟弟一家同住后的父亲依然秉性依旧,我行我素。二十岁便结婚生子的父亲,此时儿孙满堂。父亲时常与外人道:“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处理,我谁也不管啦!”,每月工资大多耗于赌资。为此,颇有微词的弟媳偶尔也会向我报怨,而父亲时常也会在我和妹妹面前抱怨弟弟挣钱不多,不像他老友的儿子,是地产老板常常送钱到牌桌上去。妹妹排行老幺与父亲最是亲近,加之家境较为宽裕,便隔三差五的补贴父亲一点。而我多是体谅弟弟、弟媳的难处,于是便常常劝慰弟媳,“父母身体健康,经济独立已然儿女的福气啦!”所幸弟媳也是善良贤达的女子,晚年的父亲生活得悠哉游哉。
至于母亲的牢骚嘛,宛若我的腹诽,一辈子没敢说出口。
就这样,老友老馆老规矩,一天的时光便如此打发,父亲倒也乐在其中,还常常戏言自己如此用脑,不会得老年痴呆症也。
父亲是在一夜之间倒下的。等我赶去医院时,他的半个身子已经动弹不得了。初进医院,父亲是烦躁的,突然的中风,虽然半边身子不听使唤,意识却异常的清晰、强烈,反复诉说着一些留在脑海里的,旧日他熟悉,或者是感兴趣的话题。这时,前来探视的亲友总会对他说同一句话“好了以后再也不能打麻将啦!”他听了总是笑笑,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神情。每天来查房的主治医生晨检时,总是要求父亲平举双手、分别数自己的手指头,然后用棉签划着父亲的双腿,询问感知。这时候的父亲规矩地做着每个动作,像个听话的小学生,笨拙而专注。我不曾见过儿时父亲的样子,是否也曾怯怯生生地牵着奶奶的衣襟。打记事起,父亲永远是一言九鼎地坐在堂屋里,一手遮天地站在院子中。如今,望着与从前判若两人的父亲,有一种比抱怨更沉重的情愫在心底蔓延。
守在父亲的病榻前,才深切体味了今生原来还有一种东西比腹诽更可怕、更沉重,正丝丝沁入心脾。
岁月苦短,垂暮之年。如今我摁下膨胀地腹诽,开始拼命地咀嚼。
走过盛年的父亲能去的地方在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91

1577

主题

3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26643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2015-5-10 17: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总会在走过顶峰
但在下山途中依然会有无限的风光
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32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81533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24-10-29 03: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一下。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