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彻底解决梅均、畈上等村百姓出行难的问题,我们正在修建郑席线到畈上、梅均两村7.3公里通村公路。这是其中新修建的梅均段路基,全长1.2公里……”4月23日,站在10米宽的通村公路梅均段新路基上,大法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市委书记徐和木表示,在开展新一轮“三万”活动中,我市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的原则,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村村通客车”工程建设,力解农村人口“出行难”、“乘车难”问题,年底实现全市“村村通客车”。
围绕今年实现客车通村率达100%的目标,我市共需投入资金8354.7万元。如何破解“村村通客车”工程建设资金瓶颈?我市采取“六个一点”的办法统筹解决,即争取省以奖代补专项资金补助一点,市级财政配套资金安排一点,涉农资金整合一点,市直部门帮扶一点,村组“一事一议”解决一点,社会各界捐赠一点筹资方式。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路肩培土268公里,新建错车台107个,增设安保工程46公里,新建候车亭3个,招呼站7个。
市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设立武穴市农村客运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农村客运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对“村村通客车”工作考核奖励;建立农村客运财政补贴制度,比照城市公交客运政策,给予购车和运营性亏损补贴。从今年起,我市新开通的农村客运线路每车每年补贴1万元,新购车辆一次性补贴1万元。同时,落实农村客运税费减免政策,完善农村客运燃油税补贴政策等。落实车型补贴、保险补贴等相关政策,切实减轻运营企业负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