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江新闻网讯 已入初夏,气温上升明显,位于街心的曲韵酿造坊生意一派火热。店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酿酒器,店内,老板郑祖国拿着工具正在测量新酒的浓度。
看着这专业做派,难以想象眼前这位技术娴熟的酿酒师,居然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高材生,只因一个念头,便义无反顾地开始踏上自学酿酒的艰辛创业路。“父亲、叔叔都喜欢喝酒,一天三餐酒不断,我虽然比他们好点,但晚餐也要喝点小酒。喝酒的量大了,为了节约开支,都是买些三五块钱一斤的酒,再用食用酒精勾兑的。怕他们身体受不了,就萌发了自己在家酿酒的想法。”
说动就动,郑祖国简单学习了一些酿造知识后,在淘宝上买了个酿酒器,自个在家开始酿酒,结果酒是酿出来了,但一个月才酿两斤,远远不够。后来和朋友们一合计,开了一家酿造坊。
“当时开店时有人问我,既然是在网上买的酿酒器,那大家不都可以买来酿了。”郑祖国笑着说,酿酒哪有那么简单。
不怕吃苦,就怕不懂,在酿酒这项专业行当里,即便是作为清华才子的郑祖国,也不得不当起了门外汉。
2014年7月店铺开业后,8月份郑祖国就开始尝试着酿制黄酒。“黄酒很难酿,尝试的过程中,总是失败多于成功。眼看着快年底了,黄酒的销售旺季要来了,恰好最后一次成功的酿出20来斤,就开始大量酿造。12月份的时候,这批黄酒酿造失败了,倒掉了几千斤的黄酒发酵液。”郑祖国苦笑着说,当时资金链完全断裂,连进货的钱都没有了。
酿造技术这个拦路虎着实给了一心创业的郑祖国一个大大的下马威,在无钱经营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里,他犯起了犹豫。“如果继续下去,是不是还会失败,我应该怎样向股东交代。”怀揣着复杂的心情,郑祖国心想,既然是创业,就总得有闯劲。憋着这口气,他四处筹钱,继续试验手工酿造技术,终于在农历马年年底实验成功,争回了一口气。
可还没来得及高兴,每年冬末的黄酒销售旺季已然错过。“虽然过了销售旺季,心里有些遗憾,但总体我们从技术上攻克了所有难关,所以大家都非常开心。”郑祖国说。
之所以碰到这么多的困难,都是因为郑祖国一再坚持要做消费者看得见的“放心酒”。其实,他并不用花太多精力在手工酿造技术上,市场上有太多原浆酒的购买渠道,做个买进与卖出的二道贩子,创业会更为轻松。可他却在创业最为艰难的时刻没有放弃,并把整个出酒过程摆在了店门口,通过视频监控在网络实时直播。
“出酒的最后一步放在消费者面前,然后用视频监控让消费者在家里、在路上、在办公室,随时随地打开手机,看到这个出酒过程。”郑祖国说,市面上不放心的因素太多,各种食用酒精、催陈粉、酒用香精让消费者越来越难辨真假,他就是要让大家都喝上“放心酒”。(潜江日报记者 谢白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