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472|回复: 3

[时事评论] 寻访大冶古桥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789

主题

1819

帖子

2747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47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5-5-15 17: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程长珠 见习记者 蔡丽琴 文/摄

古桥,以它构思的奇妙、设计的精巧、施工的精湛,使人感知着一种空灵美、飘逸美、雄壮美。比如,赵州桥的久远、卢沟桥的壮观、安平桥的悠长、程阳桥的瑰丽……使人赏心悦目地获得艺术享受。
      在大冶,也有不少年代久远的古桥,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流传着美丽的故事。可现实情况是,部分古桥地处偏僻,又因维护难濒临消失。

古桥背后都有美丽传说
    还地桥,过去叫换绦桥。
传说在很多年以前,这里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大畈,中间穿过一条小河。就在江西填湖广的时候,这里才有人家定居,人们在小河两边搭草棚耕种土地。因为隔了一条河,两岸的人往来很不方便。于是大家凑合着就在河上造一座小石桥。桥墩刚刚做好,大家正愁大石头做桥。
这时,吕洞宾、汉钟离二位仙人恰好从这里经过,二仙各站一边桥墩,将缠在腰间的绦丝解下来,吕洞宾说:“一桥能把两岸挑”,汉钟离说:“此桥就叫换绦桥。”说也奇怪,二仙在桥墩上交换了丝绦,一座石桥就架好了。人们为了纪念两仙,不但把桥叫做“换绦桥”,还在桥头建了个“二仙祠”,祠中铸着二仙的铁像,常年烟火不断。
“1975年大搞园田建设,将大港拉直,拆去原先的桥梁,修建成现在模样。”家住还地桥附近农村75岁的胡国宝老爹爹谈起眼前的那座桥,很是遗憾。
说起栖儒桥,有句大冶民间俗语:马叫达一跤,命送栖儒桥。
相传清代名相余国柱,是陈贵鲧鱼地人,到栖儒桥的学馆读过书,此地因儒生很多,读书人都栖到一起了,故名“栖儒”。
有一个彭姓开店人家,见一书生面相不凡,彭家两老对此书生颇为照顾,借钱给这位书生进京赶考。后来,此书生金榜题名,后官至丞相,此人即是余国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余国柱接彭老进京做客。 余相爷在彭老临回家前,将一大把官符交给他,并嘱咐彭说,“这是官符,有功名的人谁要拿着它就可以去做官。我的同案学友,虽有的考了举人,但想当官一辈子都难,要是有人来问你要,他们会给酬金你的。”
彭老回到了栖儒桥,老伴见他进京回来也没带一点金银宝贝,只发现满满一袋“废纸”。不识字的老婆子做饭时将这些“废纸”当柴草一样往灶孔里送。彭老发现时,官符已所剩无几。 余相爷的学友及邻县的读书人听说余相爷给了官符让彭老带回家,闻讯纷纷带着酬谢的银票,冒雨赶往栖儒桥。由于道路泥泞,几个读书人居然都在马叫的山路上摔了跤。 好不容易赶到栖儒桥,得知此情况后,那几个读书人认为自己这辈子再也不会有机会了,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都纵身跳下栖儒桥下滔滔激流之中……
如今,这些古桥的传说还在流传,只是古桥都已“物是人非”。

古桥保护在大冶“缺位”
近半月来,记者一行试图能找到还存在的古桥。
功夫不负有心人。5月6日,在茗山乡均畈村,记者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吸引,一株两人合抱的参天大枫树,垂吊在港中的野藤密密麻麻。扒开浓密的野藤竟发现一座长五六米、宽三四米的古桥。
村民黄富华告诉记者,“这座被藤覆盖的桥有些年头了,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就是旁边的这棵枫树都长了200年了。”
据他介绍,这座通往保安方向的桥名叫苏姑桥,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明朝,这里原来只是一个简易的独木桥,一头是一座苏姑庙,庙里的两个尼姑非常善良,看到来来往往的村民进出都踩着独木桥很是危险,便用信徒们捐献的公德款,在这条港上建了这座石拱桥,村里人为了纪念这两个好心的尼姑,就取名为苏姑桥。
村民黄小锣告诉记者,2008年,在桥的旁边又建了一座新桥,苏姑桥慢慢的就被野藤覆盖了。现在,苏姑桥的地位已被新桥取代,只剩下开裂的石板桥面和摇摇欲坠的桥墩。
据大冶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陈峻峰介绍,随着近年来交通线路的变化,许多古桥的承载力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如今已不再作为要道。同时,由于数量众多,资金有限,对于那些地处偏僻的古桥,保护工作实在力不从心,有时只能感慨它们正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他还告诉记者,目前,大冶对古桥还没有专门的立项保护要求。对于古桥,只有靠当地村民共同来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0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5-5-15 22: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到大冶的古桥时不得不说说大冶南部有一古桥---姜桥。姜桥这个古桥有600年历史了,据记载从明洪武年间开始架桥了,现为三孔全石板拱桥,在整个黄石地区现存古桥的历史、人文、结构、造型、规模等中是不多见的,应该为黄石大冶地区古桥中的代表之一。上篇文章作者在谈大冶古桥时,而没有谈到这坐桥,实为遗憾。目前姜桥古桥由当地百姓进行集资,恢复历史上石板桥面上的木桥廊。希望上篇文章的作者及对大冶古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6

2735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 庄子>>云:造化为大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36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2015-5-16 09: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挖掘历史,此类题材好
勇往直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0

主题

1778

帖子

223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23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5-18 12: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姜桥,需要好好整治一番。
《庄子*大宗师》有云: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