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936|回复: 0

仙桃打造三大千亿产业瞄准新高度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657

主题

1480

帖子

1984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84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5-5-21 08: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仙桃打造三大千亿产业瞄准新高度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hubei.gov.cn2015年05月19日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仙桃城区鸟瞰图
  图为:无纺布产品供不应求
  图为:食品企业生产线
  图为:健鼎先进生产线
  仙桃市是中国著名的体操之乡,这里先后诞生了5位奥运冠军,夺得7块奥运金牌。体操运动特性决定了选手只有更高更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仙桃亦如是。曾5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6次跻身中部十强县市,十度蝉联全省首强。中国食品产业名城、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华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以不断创新实现新常态下的新作为。
  把传统产业、基础产业、优势产业放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大环境中定位和考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促进主导产业升级转型,抢占制高点,这是仙桃近几年工业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之源。
  2014年,仙桃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06亿元。在食品加工、非织造布、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五大产业中,前三者功不可没。
  目前,在仙桃已启动食品加工、非织造布、机械电子三个千亿产业发展行动。食品产业集聚加多宝、中粮、旺旺、华美等一批中国知名品牌企业;机械电子产业相继引进健鼎电子、康舒电子等全球行业龙头企业;非织造布产业仅去年新上高档生产线25条,其中恒天嘉华新上的全球第三条、亚洲第一条莱芬双组份已投产。如今,三大产业正在形成高点起跳发展态势。
  出口占全国三成
  打造全球非织造布之都
  13日,又一个车队驶离仙桃市彭场镇新发塑料公司。该公司董事长付立新说,这批产品由世界五百强美国阿尔法公司订购。今年一季度,新发公司完成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20%。
  新发公司有30多条中高档无纺布生产线,是全国业内前三强。眼下又投入8亿元,在彭场扩规提档。
  新发公司是仙桃打造非织造布产业“升级版”的成功范例。眼下,仙桃非织造布产业结构正由低端防护用品向高端医疗类用品转变;生产环境由普通车间向无菌车间转变;生产技术由简单手工操作向自动化加工转变;企业管理由家族式向现代管理转变。
  2013年,仙桃被授予中国唯一的非织造布产业名城。其实,仙桃还拥有“全球最大一次性无纺防护用品生产基地”、“国家级非织造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众多闪亮头衔。
  目前,仙桃已形成了完整的非织造布产业集群,非织造布及其制品企业2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16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产品涉及建筑、医疗、日用、环保、航空航天等32类135个品种,高端制品达60%,出口份额占全国30%,进入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百强行列。2014年,仙桃市无纺布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55.43亿元。
  如此大的规模,为何集聚于仙桃这156万人的城市?
  仙桃抓住了国际非织造布市场成长的市场先机,推动产业发展进入大规模扩张的快车道;通过深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这些年来,仙桃大力推进产业链条延伸,形成了集产品开发、原料开发、制品加工、辅料配套,中介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并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联姻,研发新工艺、新产品,推动信息化,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目前,全市非织造布产业取得50多项国家专利,与武纺等院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40多项,38家企业及产品分别通过了ISO9002、CE、N95、FDA等认证。
  近年来,仙桃实施大企业战略,以龙头企业引领非织造布产业加快发展;推动现有优势企业扩规,支持新发塑料等一批骨干企业加快提档升级;相继引进台湾欣意特种无纺布、山东德州土工布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以优质增量扩总量、调结构、促转型;推动央企中国恒天集团与仙桃嘉华塑料实现战略重组,从而使恒天嘉华迅速成为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的领头羊。
  仙桃还形成了以“中国非织造布名镇”——彭场非织造布工业园为核心的专业园区,辐射、带动仙桃市以集镇为依托的41个非织造布工业小区同步发展。“到2018年,仙桃市非织造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0家以上,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年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到2023年,非织造布产业形成1家百亿企业、百家亿元企业、千亿产业规模、万家市场主体的产业集群,将仙桃打造成全球非织造布之都。”仙桃市委书记冯云乔对此充满信心。
  27家知名品牌企业扎堆
  托起中国唯一食品产业名城
  14日下午,在加多宝全国首条瓶装线宏全食品包装(仙桃)有限公司,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派繁忙景象。吹瓶、原液调配、高温杀菌、灌装、锁盖、贴标……经过这些复杂的流程,不一会,几千瓶瓶装加多宝顺利装箱。
  该公司行政总监陈敬弘介绍,这套从意大利进口的生产线,每分钟能生产800瓶500毫升加多宝凉茶,一年将有21750万瓶加多宝从仙桃走向全国。
  仙桃市实施食品千亿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来,已聚集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国字号”知名品牌企业27家,2014 年实现销售收入244.97亿元,同比增长23.34%。
  2013年10 月7日,首届中国食品产业零供高层峰会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仙桃“中国食品产业名城”称号,仙桃从而成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产业名城”。
  仙桃如何能成为中国食品产业名城?
  2001年,旺旺入驻仙桃,至今已完成五次扩规,从一个最初投资200万美金、税收100万元的单厂,发展成拥有8家工厂、税收达到1.58亿元的食品旗舰。
  为什么选择仙桃?旺旺给出回答:“我们看重这里的人文资源,看重这个城市的软环境。”
  随着加多宝、中粮、旺旺、亲亲、真巧、燕京、华美等中国知名食品企业的进驻,仙桃迎来食品工业企业落户的“井喷”。全市食品产业集群共集聚企业300多家,涵盖烘焙、果冻、冰激凌、糖果、巧克力、功能饮料、酒类等11大类,形成了集农副产品标准化生产、初加工、食品加工、食品包装、食品物流、食品机械、食品检测于一体的完整成熟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达到168家,加速产业集群形成。仙桃也是我省唯一被授予“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县市,食品加工能力处于领先地位。
  2010年6月,华美食品落户仙桃,随华美一同来的,还有永达印务、华源包装、金东方金属制罐、英科水墨四家相关配套企业。这意味着,仙桃出产的每一块华美月饼,从塑包到纸箱、从商标水印到盒装铁罐,都盖上“仙桃造”的印鉴。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眼里,仙桃就是中国的大厨房。
  围绕食品加工业,仙桃建成了沔城莲藕、郭河养鸡、彭场无公害蔬菜等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3个,无公害农产品215个,绿色食品16个,出口备案基地12个。建成优质稻基地80万亩、优质油菜基地7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20万亩、啤酒大麦基地10万亩、湘莲生产基地10万亩、水产养殖基地90万亩、生态畜禽养殖小区85个。
  仙桃还建成了食品生产力促进中心、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等6个专业性的农产品、食品检测机构,拥有专业技术人才130人,检测设备452台套,年检测2600批次,保障了食品安全。,成立了4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担保公司以及北农商村镇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为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建成了富迪物流园、华中农产品物流园、农贸批发大市场、副食品交易市场以及261家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体系为食品企业服务。仙桃成为了江汉平原地区的农产品物流重要节点城市。“力争到2018家,集聚知名品牌企业100个以上,食品产业年成长率25%以上,使‘中国的大厨房’香飘四海。”仙桃市市长周文霞说。
  融入武汉借力发展
  建成华中最大机械电子基地
  “五一”期间,仙桃新城大道六支渠、沔洲大道九支渠车水马龙,这两条总长11.5公里的大道已与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对接,成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华山工业园“内环”和“外环”。
  主动融入大武汉,为大企业、大产业当“配角”,以汽车零部件、电子电路为主的机械电子产业成为仙桃工业经济主角。去年,机械电子产业产值达到210亿元,同比增长18.6%。
  “打武汉牌,借武汉力,搭顺风船。”在仙桃市经信委主任张体强眼中,武汉是仙桃发展机械电子产业不可缺少的关键词。
  去年2月21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仙桃市政府签订协议,共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华山工业园,承接“大车都”产业转移与延伸。仙桃负责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开发区派驻工作专班,双方“共建园区、共享收益”,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装备制造等产业。首期起步规划15平方公里,未来向50平方公里拓展。
  同时,部分镇级机械产业园已初具规模,毛嘴镇机械产业园规划面积2000亩,目前已建成面积700亩,园区集聚机械企业11家。胡场镇机械产业园规划面积3000亩,已建成区面积1000亩,园区集聚机械企业10家。
  多年来,仙桃一批机械电子企业通过重组、转型升级,积累了人才、经验和营销渠道。
  2013年10月,省发改委批准在仙桃经济开发区设立华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借此东风,仙桃依托东风、神龙等大型企业,充分发挥紧邻武汉的区位优势,仙桃市建起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超百家,拥有先进的机电加工设备,生产飞轮齿圈、刹车片、车架总成、活塞环、卡钳、配件铸件等,为武汉“大车都”配套,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集群。
  仙桃因其优良投资环境,受到台商青睐,成为台商投资密集区。全市引进规模以上台资企业42家,其中机械电子企业18家。
  “蜗牛敌不过‘子弹头’”。仙桃机械电子产业刮的是转型风,唱的是升级戏,按的是快进键。在全球印刷电路制造行业排名第四的台湾健鼎科技公司,首期生产车间已全部投入运营,产能达到20亿元。贴上“湖北健鼎”标签的各式电路板飘洋过海,成为“苹果”、“三星”等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铁定配件。今年一季度,健鼎实现销售3亿元,员工增至3500人。高开高走成为常态。
  健鼎落户仙桃,与之配套的康舒电子、杰普斯电子、联茂电子、名伦电子等企业紧随而来,相当于在仙桃空降了一个大型电子电路产业基地 。
  富士和机械作为通用、大众、本田、日产等品牌汽车制造企业供货商,生产汽车制动、驱动、引擎等部件,带动六和金属、天轮、八宜机械、瑞阳等一批机械企业加快发展,仙桃随之兴起一批铸造机加工企业。
  随着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加粗加长,引来中国普天、北京神雾、日本京滨电喷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纷纷落户。
  目前,仙桃市规模以上机械电子企业64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达到118家。今年一季度,机械电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6.73%,产业整体增长势头迅猛。
  短 评
  服务为王 真巧为例
  说起仙桃的投资环境,武汉真巧食品公司负责人说:“落户仙桃真好,真巧!”
  落户仙桃当初,仙桃市委、市政府向真巧传递一个信息:投产当年,可帮助企业销售500万元以上产品。
  那一年,政府没有食言,真巧一炮打响,高歌猛进。
  在真巧看来,市场是无形的手,政府是有形的手。
  在政府看来,“人家不赚钱,我们哪能有红利?”
  真巧落户之时,仙桃就安排专班包挂所有行政审批和证照办理程序;员工上下班乘车不便,公交线路专为企业改道;企业在春节前遇到用工问题,市里指派招工专班赶赴外地招来400名寒假工;企业宿舍有限,附近学校为其敞开大门……“天时、地利、人和样样具备。”
  感慨之余,真巧用速度和数字作出了回应:2010年,真巧将公司总部迁至仙桃,将仙桃厂区由工业基地转变为核心基地,产能不断扩大,税收持续攀升。
  真巧没有吃偏饭,享受的则是普惠的甘霖。
  近几年,仙桃作出“三最”承诺、推行“四式”服务、提出“五制”要求、兑现“五零”举措,老板们心想事成,心花怒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