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胡一杨 于 2015-5-23 11:32 编辑
大河口述 胡一杨整理 我的爷爷贺占奎1971年到1978年间,先后任襄樊铁路分局党委书记、分局长,在我成长期间,与爷爷共同生活了有七、八年时间,对爷爷有长时间的接触和深刻的了解,现根据记忆,回忆一下爷爷的点点滴滴。 爷爷贺占奎生于1926年8月,山东高密人,高密属山东半岛东部胶东地区,与后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是同乡。1927年,由于天灾人祸,自然灾害、军阀混战不断,一家老小在老家高密生活不下去了,我曾祖父挑着担子,带着他母亲、二个儿子到东北“闯关东”,刚满一岁的爷爷就这样开始了在东北的生活经历。1941年他15岁那年,已长到成人的个头了,就到伪满洲国东北铁路局工作,当了一名铁路车辆检测员,在日伪的统治下,经常受日本工长的欺负,受尽了作为一名亡国奴的耻辱。日本鬼子投降后,东北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时共产党在东北的地下组织一直比较健全,1945年8月爷爷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1月,思想倾向进步的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归吕正操将军直接领导。当时吕正超将军在主政东北,先后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东北人民政府铁道部部长等职。辽沈战役结束后,1948年,爷爷入关。当时,新中国铁路战线领导人来自东北的居多,包括后来担任铁道部部长的韩杼滨也在东北铁路上当过转运车长。爷爷开始任铁道部人事局主任科员,任命书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签批的。后又到过郑州铁路局车辆处处长等职位上工作过,1971年调到襄樊铁路分局任分局长,党委书记是王保。爷爷刚与王保共事时间不长,王于1972年6月25日,就涉及强奸杀人的严重刑事案件被襄樊市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处决死刑,爷爷接手开始担任襄樊铁路分局分局长。 爷爷身高一米八〇,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衣着朴素、性格豪爽。身为厅级高干,没有一点“官架子”,分局的厨师、列车员、行李员等普通职工见到我爷爷了,都亲切地与他打招呼,有时他老人家还坐下来,与他们促膝谈心,了解民情、民意,然后很快着手解决问题。爷爷生育三子二女,子女入学、参军、招工、提干,身为分局一把手、领导干部的他从没有利用职权,为子女在这方面谋取特权。他们都在铁路上当了一名普通职工。爷爷平时工作中乘坐的是分局的吉普车和上海牌轿车,他的子女很少能坐上。有一次,我大姑从襄樊乘火车回武昌,没有按规定办理免票手续,被列车员稽查出来,爷爷知道后,坚决要求她按照铁路制度补买了车票。平时爷爷喜欢吸烟、喝酒,酒量还很大,晚年由于身体健康的原因,后来就有所节制。 我是1970年在郑州出生的,1973年到襄阳生活。我86年初中毕业后,参军到了北京空军混成七旅,1990年复员的时候,直接分配到较为偏远的襄樊铁路分局所属的枝城桥工段,一干就是二年。1992年11月份,襄樊铁路分局公安处面向基层招收干警,我由于有当兵的经历,在桥工段的出色表现,加上当年10月,创作的反映铁路题材的文艺作品《出乘之前》刚刚获得湖北省“楚天文艺奖”曲艺银奖的优势,幸运地被招录为铁路分局公安处民警。我从求学、参军、招工到从警,一直没得到爷爷这颗“参天大树”树荫的庇护。爷爷常对我们说,你们都是普通人,不能搞特殊化,搞特殊化对普通铁路子女不公平,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取一切。他常教育我们要对人善良、友好。教育子女说,街头的乞丐也是人,不能欺负他们。爷爷还说过,他人生最大的荣幸,经历了历次政治运动,从来没有举报别人,更没有整人的事情。他对我说,他任襄樊铁路分局局长时,比较得意的工作成绩就是襄樊火车站和铁路文化宫的建设。襄樊火车站的规模和气势直到现在,在全国的铁路车站中还不落伍;而铁路文化宫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铁路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后爷爷调任郑州铁路局副局长,1982年12月离职,在武汉安度晚年。2001年10月19日,爷爷因脑溢血突发,在武昌病逝,安葬于关山公墓。爷爷对党忠诚、严于自律、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崇高品行,让包括我们亲友在内的后人永远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