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车 初秋的天气里,我们行走在家乡路上,我的双眸一直在家乡熟悉而陌生的环境里搜寻。宽阔而平坦的市、区外环一直向前延伸,路两旁的防护林郁郁葱葱,两边田地里的庄稼将宽阔的翠绿无限地伸展,沿途的村庄,多是带小院的两层或三层的楼房排列起来,白瓷墙红砖院,掩映在绿树丛中,或是在路边整齐排列,晒着富裕的心情。随着轿车轻巧地行驶,我欢愉的心情也格外快乐和活跃。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30年弹指之间。家还是在那熟悉的地方,路还是在那片庄稼地里穿行延伸。可是眼前都是崭新的楼房,家乡的泥泞小路也一去不复返了。载我们的自行车也变成了自驾的小轿车了。 记得我们家才有的第一辆车子,是父亲的载重式自行车。父亲骄傲地推着“2·8”自行车驮着我,妹妹和弟弟的时候,我们小街上也不过只有几辆自行车。父亲常带着我们姐弟仨人回家看姥姥,那时回老家村子的路可是真的难走啊,全是黄泥巴路,若是天晴一段时间便还好走,路上的人和车子走得多了,一般都辗出来了两道宽一点的硬的路面,若是下雨天,路上便是一尺多深的黄泥浆,我们笑着说是 “泥巴粥”路,非得穿了胶套靴深一脚浅一脚地拔脚。那样的路骑自行车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记得那时父亲带着我们回家,总是为怎么带我们一家人费尽了心思,前边的横档里绑了件棉衣,妹妹和弟弟坐前边,我坐后面,那时的我最害怕坐车了,我那时只有坐后座的份,自行车行进在凹凹凸凸的路面,我总是被颠簸地跳起来又落下来,疼得直咧嘴叫唤,好多次都差点从座位上掉下来。那时我家的“2·8”式自行车真神奇,父亲也是大力士呢! 后来,我们陆陆续续上中学了,家里添了3辆自行车,妹妹、弟弟、我都有车骑了。再后来,我们都上大学了,出去工作了,父亲的自行车也换成摩托车,摩托车骑了几年,家里又添置了面包车送货,不过几年的工夫,车子行走的家乡小路,也修成了平坦的村级公路,我们回家常打的进出,路边的风景也赏心悦目起来了,路两旁的村子里,土砖瓦房、平房已见得不多了,整齐有序又漂亮的小楼越来越多了。在村子里穿行的姑娘们,衣着服饰也新潮又美丽,紧跟城市的步伐。很多村庄的土晒场,现如今都变成了水泥蓝球场了,也看到老人和孩子在村里的体育器材场地里休闲玩耍。前几个月,父亲打电话说,县里拨了好多钱,说什么整治农村环境,每家每户都修了沼气池,村里的污水处理系统修得象花园一样。你们回家来看看,我们村象城里的小区似的,可漂亮了。 这两年,我家买了私家小轿车,车子上轻轻松松的就坐上四五个人,再也不会为怎么坐车而犯愁了。开车走在家乡平坦笔直的村级公路上,下雨天晴天一个样,心里别提有多美啦。30公里的路,不用20分钟就到了。回到家里,在绿树如荫的院子里休息片刻,喝上一杯自家种的玫瑰花茶,村子里屋前屋后地转转,空气也清新,心情也美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