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虾苗“游”向全国
——我市龙虾产业“八个升级”之繁育升级篇 潜江新闻网讯 “我市是全国率先开展小龙虾苗种人工繁育并取得成功的县市,2008年依托莱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投资近亿元建成了全国最大小龙虾工厂化繁育基地,2013年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又投资3亿元在莱克水产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小龙虾苗种选育和繁育中心,目前该中心竣工在即,预计明年春季可为全省小龙虾养殖发展供应优质虾苗30亿尾以上。”近日,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向记者介绍说。 过去,我市小龙虾繁殖主要靠投放亲虾自然繁殖,“人放天养”,这种自然繁殖模式在种虾的交配、产卵、孵化以及幼虾的存活率等方面都受到天气影响和制约,开展小龙虾的人工繁殖,解决小龙虾种源锐减、种质退化问题势在必行。2005年,我市聘请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专家舒新亚为首席科学家,组建了项目技术攻关组,由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潜江市水产局、省水科所专家和研究员组成研究团队,实行产学研结合,开展小龙虾人工繁育攻关。在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支持下,科技人员历时5年,成功探索出人工控制光照、水温、水位、改善水质、加强投喂“五位一体”的人工诱导法,促使小龙虾批量产卵获得成功,一举填补了我国小龙虾人工繁殖的空白。2008年,湖北莱克水产公司在潜江建起全国规模最大的小龙虾工厂化繁育基地,达到改良种质资源、缓解虾苗供应不足的目的,1万多名农户从中受益。在今年的龙虾节上,全国最大的30亿尾龙虾种苗选育繁育中心基地即将竣工,建成后将可满足潜江乃至湖北省小龙虾种苗的需求。 市水产局统计信息显示,今年我市已销售虾苗750万公斤,共计15亿尾,预计全年虾苗销售将达到20亿尾以上。目前我市为全省小龙虾养殖提供的虾苗占市场供应总量60%以上,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龙虾虾苗生产基地。 为了降低人工繁育虾苗成本,近几年我市在“虾稻共作”模式基础上探索小龙虾生态繁育,即在“虾稻共作”标准池内,投放充足种虾,创设“宜居”生态环境,促进其自然交配、产卵孵化,获得虾苗。新的繁育模式,大大降低了成本,预计未来三年,我市小龙虾选育繁育基地将从1万亩扩大到5万亩,苗种繁育能力从30亿尾提高到150亿尾,带动辐射全省每年新增100万亩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