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768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
丹江口市六措施保护水资源
2015-05-27 来源:农村经济司子站
丹江口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河流密布,5公里以上河流51条,92座中小型水库(不含丹江口水库),总库容1.3亿方,汉江干流从丹江口市出境水量275.33亿立方米。去年降雨量723.4毫米,自产地表水资源量5.2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9亿立方米。为了保护水资源,全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植树造林等工作,全面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丹江口市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尤其是丹江口水库水质连续25 年稳定在国家二类以上饮用水标准。
措施一:强化水资源保护。一是丹江口市政府出台了《丹江口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丹江口市水源保护区划分办法》、《丹江口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丹江口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为加强水源保护提供了强力支撑;二是投资250万元建成了丹江口库区水质自动监测站,全天24小时对丹江口库区进行实时监测;三是划定水源保护区。全市各镇办供水工程都划定水源保护区,在保护区设立告示牌,落实责任主体,完备保护措施,明确禁止事项,杜绝在保护区内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确保水质达标。
措施二:严格防治和控制工业污染。先后关闭污染企业48家,进行环保治理30家,累计投入环保治理资金3.4亿元。提高招商门槛,严格新建项目环境管理,实行“三同时”制度,杜绝新污染源产生。目前,全市环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率达到95%以上。
措施三:积极开展生活污染防治。建成城区和六里坪镇污水处理厂,并确保正常营运。引进国家推广的“埋地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专利技术,对所有新建办公楼、商居楼进行生活污水治理。
措施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测土平衡施肥技术、有机复合肥生产技术、可再生能源建设以及旱地水窖、生物埂等技术,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开展“五改三建”(改圈、改厕、改厨、改水、改路,建沼气池、建致富园、建生态庭院),户用沼气池保有量2.6万户、省柴灶保有量3.7万户,年保护40万亩森林免遭樵采,减轻了群众生产生活对森林资源的依赖,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
措施五: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21条小流域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93平方公里,建成了大柏河、青塘河、黑沟河等一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小流域,经国家验收达标小流域11条,其中蛤蟆口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工程示范小流域,初步形成了“远山生态修复、近路高效农业、库区优质桔橙”综合治理的新格局和生态防护体系。
措施六:切实加大林业生态建设。近年来,全市大力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并在库区沿岸营造了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武警奥运林等五个生态纪念林基地,累计完成封山育林270万亩,退耕还林41.8万亩,人工造林64.7万亩,库区生态得到显著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由34.2%提高到50.5%。
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丹江口市发展改革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