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上尉
  
- 积分
- 612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一个馒头和一位守墓老兵的传奇故事2015-1-8 17:24:19 来源:罗田政府网 195人阅读 评论(0) 我要评论 字号:T / T
34年前,从鄂东大别山入伍的解放军某部班长郑林书奉命带领3名战士执行任务。暴风雪中,他们奋战了一天一夜。在生命的危急关头,郑林书将最后一个馒头交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自己却第一个倒下;几年后,双腿残疾的陈俊贵带着妻儿,远离老家辽宁重返天山,为逝去的班长守墓,一守就是27年——
咽下这个馒头竟令他终生愧疚,道出这声承诺竟令他一辈子在墓前守候。这是怎样的一个馒头,这是怎样的一声承诺,这其中又有着怎样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故事已经发生很久,随着媒体的不断传播,早已让无数人为之震撼和感动。然而,当守墓老兵陈俊贵光荣走上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舞台时,这个故事再度传遍大江南北,另一位英雄郑林书的名字更是在其家乡——罗田县广泛传诵,引发人们阵阵热议和深深思考。
如同生命——最珍贵的一个馒头
1980年4月,基建工程兵某部正在天山修筑独(山子)库(车)公路。由于突遇暴风雪,交通、通信中断,山上1600名官兵面临断炊,情况十分危急。9日下午,某部5连4班班长郑林书接到命令,带领罗强、陈卫星、陈俊贵3名战士下山,通知后方部队火速安排推土机上路铲雪,运送粮食和棉衣棉被。带着一支步枪、38发子弹、一部电话机、一支手电筒、两壶水和炊事班仅剩的15个馒头,他们紧急上路。
开始,路上的积雪不深,他们走得还算顺利。午夜时分,就已行进12公里,如照这样走下去,42公里的路程第二天就可到达。此时,天黑得像锅盖一样,已无法辨认方向,身体也已疲乏。他们在路旁发现一座无人居住的道班房,就走进去生火烤了几个馒头,烧了一些开水,吃过之后,和衣睡了几个小时,天一亮就继续前进。
令他们没有料到的是,这以后的路每走一步都是那么艰难。下山的路只有一条,大多依山而建,蜿蜒曲折,许多地方路边就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就会掉下。而大雪已将路面全部覆盖,很难辨认。山区长大的郑林书提出沿着电线杆慢慢往前摸索,并主动在前面探路。4个人在齐腰深的雪中又前进了10公里。在一根电线杆下,郑林书惊喜地发现掉在半空里的电话线,试图与部队取得联系,但摇了半天没有一点声音。见大家又饥又渴,气喘吁吁,想停下来歇一会,郑林书就分给每人一个馒头,边吃边鼓励大家并提醒几位战友:“剩下的路虽然只有十几公里,但更难走,一定要坚持下去。如果休息时间太长,不仅不便行走还会冻死在这里。”说完,他又第一个走在前面。
大约走了3公里,只有20岁的新兵陈俊贵掉队了,他歪倒在雪地上,连声喊道:“班长,我实在走不动了,你们走,不要管我。”听到呼叫,几位战友连忙回到陈俊贵身边将他扶起,郑林书大声对他吼道:“你决不能一个人留在这里,不然很快就会冻死,我们背也把你背下山。”郑林书让陈卫星从陈俊贵身上取下枪支自己背上,让罗强搀扶着陈俊贵慢慢在后面行走,自己则继续在前面艰难开路。就这样,他们又咬牙坚持了几个小时。
10日下午6时左右,在距离目的地6公里处,几名战士全都瘫倒在地,一步也走不动了。此时,他们最渴望的就是能够吃点东西恢复一下体力,走完余下的一段路程。3名战士紧紧盯着郑林书,因为他们都知道班长的书包里还剩下最后一个馒头,郑林书也在盯着这个馒头发呆,久久没有拿出来。见他们都默不作声,饥饿难忍的陈俊贵忍不住连声说道:“班长,把这个馒头拿出来,每人都吃上一口吧。”郑林书没有回答,沉思片刻,终于作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难以作出的一个决定:“这个馒头我们都不吃,让陈俊贵吃。”他深情地看着几位战友,诚恳地说:“我是班长,罗强是副班长,我俩刚刚入党,党员要带头吃苦;陈卫星是老兵,老兵要为新兵作榜样;陈俊贵年纪最小,又是新兵,馒头就让给他吃。”说完,就掏出馒头交给陈俊贵。听到这话,陈俊贵坚决不要,他坚持每人都吃一点。最后,郑林书硬是将馒头塞进他的嘴里,命令他一口口咽下。陈俊贵含着泪水慢慢咽下了这个馒头,却留下了终生的愧疚。
在后来每次的回忆和讲述中,他总会流着泪说:“当年我咽下这个馒头,几位战友却背对着我,默默地吃着地上的雪。只怨自己当时年轻不懂事,肚子也确实饿得慌,就糊里糊涂地听从了班长的话,要是在今天,打死我也不会独自吃下这个馒头,让我终生愧对这3位战友。”
风雪越来越大,道路越走越难,挣扎到晚上十点左右,始终走在最前面体力严重消耗的郑林书再也爬不起来了。见此情景,罗强、陈卫星连忙让陈俊贵留下守护,他俩则试图到附近找些柴草为班长取暖。感觉自己快不行了,郑林书握着陈俊贵的手,颤抖地说:“我死而无悔,死后就埋在部队附近的山上,让我看护部队和战友。你们一定要挺住,确保完成任务。今后如有机会,请到我老家看看我的父母和家人。”说完,就再也没有睁开双眼。3位战友失声痛哭,双手捧雪将郑林书的遗体掩盖。
班长牺牲,副班长罗强接替班长在前面开路。不到几个小时,他也永远倒在了雪地之中。陈卫星、陈俊贵咬紧牙关一步步向目的地爬行。第二天,滚下山崖的他俩被当地一位牧民发现,经部队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两人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当年4月20日,部队给罗田县人民政府和郑林书家属分别寄来解放军总政治部印发的《革命军人牺牲通知书》和《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7月20日,基建工程兵第12支队党委决定为郑林书、罗强追记二等功。10月27日,部队党委决定追认2人为中共正式党员。1983年9月,罗田县政府根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和部队来函,确认郑林书为革命烈士,并为其家属签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
|